[实用新型]一种气体灭火器专用单向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3927.6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7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洪湖消防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F16K27/02;F16K3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211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组件 阀芯 单向阀结构 本实用新型 气体灭火器 出气通道 出气组件 进气接头 进气通道 进入阀 阀体 圆形密封圈 阀芯移动 关闭阀门 介质流动 控制管路 快速启动 气体回流 防回流 进气阀 密封性 体内部 弹簧 上套 气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灭火器专用单向阀结构,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包括进气组件和出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和出气组件连接处设置有圆形密封圈二,所述进气组件左侧设置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上套设有进气阀盖,所述进气组件正面右侧中部设置有介质流动标识。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气体经由进气通道进入阀体内部,对阀芯产生压力,使阀芯移动,使气体有出气通道进入控制管路,当气压减小时,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弹,关闭阀门;当有气体从出气通道方向进入阀体时,阀芯与进气通道在压力的作用下连接更加紧密,从而防止气体回流,该单向阀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密封性强,能在很小的压力作用下启动,具有快速启动且防回流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气体灭火器专用单向阀结构。
背景技术
为保护一些不能用水扑救的部位,避免火灾损失,广泛使用气体消防。气体灭火是指通常在室温和大气压力下为气体状的灭火剂进行扑灭火灾的消防灭火系统。一般由灭火剂贮瓶、控制启动阀门组、输送管道、喷嘴和火灾探测控制系统等组成,有的还有加压驱动用的惰性气体贮瓶。气体灭火系统一般包括七氟丙烷、混合气体IG541、二氧化碳、惰性气体及烟雾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设备中不可避免的要使用气体单向阀,但是,现在所使用的气体单向阀启动压力较大,启动反应不够迅速;装配完成后,铭牌一般使用纸质标签,易脱落和损坏;在安装前安装人员要确认方向导致工作效率较慢,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气体灭火器专用单向阀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灭火器专用单向阀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体灭火器专用单向阀结构,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包括进气组件和出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和出气组件连接处设置有圆形密封圈二,所述进气组件左侧设置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上套设有进气阀盖,所述进气组件正面右侧中部设置有介质流动标识,所述进气组件内侧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内安装有阀芯,所述阀芯右侧内部设置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出气组件,所述出气组件内部与进气组件对应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组件右侧设置有出气接头,所述出气接头上套设有出气阀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气组件内部在出气通道左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弹簧槽对应设置,且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阀芯左侧与进气通道之间设置有圆形密封圈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组件上在介质流动标识上方设置有铭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中部均设置有螺纹,所述进气阀盖和出气阀盖内侧分别设置有相应螺纹,所述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均通过螺纹与进气阀盖和出气阀盖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气体经由进气通道进入阀体内部,对阀芯产生压力,使阀芯移动,使气体有出气通道进入控制管路,当气压减小时,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弹,关闭阀门;当有气体从出气通道方向进入阀体时,阀芯与进气通道在压力的作用下连接更加紧密,从而防止气体回流,该单向阀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密封性强,能在很小的压力作用下启动,具有快速启动且防回流性好的优点。
2、该单向阀结构上还设置有铭牌和介质流动标识,均通过雕刻的方式设置在阀体上,同现在所使用的标识牌相比,避免了其在使用时间较长后标识牌脱落或者损坏的情况发生,同时介质流动标识的设置为使用者安装阀门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方便了其安装操作,避免了安装方向出现反向的情况,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洪湖消防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洪湖消防器材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39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磷尾气水封压力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对夹升降式止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