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内置振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2220.3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7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华;张丙吉;曾庆辉;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力杆 分力 凸块 钢筋笼 振捣器 振捣 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 折弯部 内置 传力杆轴 法线方向 螺栓固定 圆锥表面 振动方向 振动力 抵接 对孔 凸起 分解 施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混凝土内置振捣器,包括振捣头,所述振捣头下方固定有传力杆,钢筋笼的上方设置折弯部,所述折弯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振捣头的下方;传力杆的下部设置凹槽,所述凹槽与钢筋笼底部的凸起抵接;所述传力杆的外表面设置沿传力杆轴向排列的分力凸块,所述分力凸块的形状为圆锥形,分力凸块的尖端为球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振捣器的振动方向是沿传力杆的轴向上下振动,而分力凸块的外表面为圆锥形设置,因此保证了将振动力分解成沿圆锥表面法线方向的分力,进而对孔中远离传力杆及钢筋笼的混凝土进行振动,提高了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振捣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桩基施工中采用的方法是先钻孔,然后下钢筋笼,最后混凝土浇筑,该方法在进行较深的桩基施工中,往往发生塌孔现象,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而且由于塌孔,造成混凝土不能充满整个钻孔,影响建筑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振捣器,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在建筑施工时,首先用中空钻杆钻孔,达到预定深度后,边浇筑混凝土边拔出钻杆,在混凝土未凝固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振捣器,将钢筋笼置入孔中,所述混凝土内置振捣器,包括振捣头,所述振捣头下方固定有传力杆,钢筋笼的上方设置折弯部,所述折弯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振捣头的下方;传力杆的下部设置凹槽,所述凹槽与钢筋笼底部的凸起抵接;所述传力杆的外表面设置沿传力杆轴向排列的分力凸块,为保证振捣时不仅能沿上下方向振动,还能沿横向振动,所述分力凸块的形状为圆锥形,分力凸块的尖端为球形。
为保证钢筋笼与传力杆轴向的匹配,所述传力杆上端与轴向调整环螺纹连接,所述轴向调整环与振捣器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分力凸块为多列,沿传力杆外圆均匀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振捣器的振动方向是沿传力杆的轴向上下振动,而分力凸块的外表面为圆锥形设置,因此保证了将振动力分解成沿圆锥表面法线方向的分力,进而对孔中远离传力杆及钢筋笼的混凝土进行振动,提高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力凸块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振捣头1,所述振捣头1下方固定有传力杆2,钢筋笼5的上方设置折弯部6,所述折弯部6通过螺栓4固定在振捣头1的下方;传力杆 2的下部设置凹槽10,所述凹槽10与钢筋笼底部的凸起11抵接;所述传力杆2的外表面设置沿传力杆轴向排列的分力凸块7,为保证振捣时不仅能沿上下方向振动,还能沿横向振动,所述分力凸块7的形状为圆锥形8,分力凸块7的尖端为球形9。
所述钢筋笼的下部12为锥形,以便于钢筋笼向下运动。
为保证钢筋笼5与传力杆2轴向的匹配,所述传力杆2上端与轴向调整环3螺纹连接,所述轴向调整环3与振捣器2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分力凸块为多列,沿传力杆外圆均匀排列。
施工时,首先用中空钻杆钻孔13,达到预定深度后,边浇筑混凝土边拔出钻杆,在混凝土未凝固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振捣器,将钢筋笼置入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东设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22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模板用移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封底料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