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花键联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0313.2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3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董新利;易宗琴;胡继全;丁登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庆安航空试验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0 | 分类号: | F16H57/00;F16D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键轴 紧固件 螺母 本实用新型 螺栓 紧定螺钉 键联接 啮合段 键轴 甩出 种花 啮合 安全隐患 非啮合段 高速转动 花键机构 压紧弹簧 轴向限位 转动机构 齿顶圆 齿根圆 花键套 拆装 对花 键套 运转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花键联接机构,解决了现有花键机构中螺栓、螺母和紧定螺钉等紧固件,在高速转动时易甩出,存在安全隐患,且维护、拆装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花键套两端分别与第一花键轴和第二花键轴啮合,通过第一花键轴啮合段的齿根圆直径大于第二花键轴啮合段的齿顶圆直径,及在第二花键轴非啮合段上设置压紧弹簧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在实现对花键套轴向限位的同时,省去了紧定螺钉、螺母和螺栓等紧固件的安装,因此在转动机构运转时不存在紧固件甩出的情况,使用安全可靠,设计巧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键联接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传动中,花键联接机构是很普遍的一种传递动力的连接方式,其中,花键套轴向窜动问题不可避免。常用的防止花键套轴向窜动的方式如图1所示,花键套A20采用螺栓50和螺母60锁紧防止其轴向窜动,花键套B30采用紧定螺钉40顶紧方式防止其轴向窜动,但这两种方式只适用于低速转动,如果该传动机构为高速转动,螺栓、螺母和紧定螺钉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容易飞出,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日常维护、拆装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花键联接机构中螺栓、螺母和紧定螺钉等紧固件易甩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花键联接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花键联接机构,包括第一花键轴、花键套和第二花键轴;所述花键套的一端与第一花键轴的端部啮合,另一端与第二花键轴的端部啮合;其特殊之处在于,
第一花键轴啮合段的齿根圆直径大于第二花键轴啮合段的齿顶圆直径;这样既可以防止转动时花键套朝第一花键轴方向轴向窜动,又便于花键套在与第一花键轴脱开后向第二花键轴方向脱开;
第二花键轴非啮合段上套装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始终施力于花键套,即压紧弹簧自由状态时,其长度大于第二花键轴非啮合段的长度,这样可防止转动时花键套朝第二花键轴方向轴向窜动;
第二花键轴非啮合段依次包括缩径段、锁紧段和弹簧导向段;其中,缩径段与第二花键轴啮合段相邻,缩径段的直径小于第二花键轴啮合段的齿根圆直径,所述锁紧段包括第一锁紧凸环和第一锁紧环槽;花键套与第二花键轴啮合的端部设有与第一锁紧环槽相配合的第二锁紧凸环以及与第一锁紧凸环相配合的第二锁紧环槽(第二锁紧凸环的最小直径大于第二花键轴啮合段的齿顶圆直径);第一锁紧环槽、第一锁紧凸环、第二锁紧凸环、第二锁紧环槽和压紧弹簧共同组成锁紧机构;其中,压紧弹簧在完全压紧的状态时,其长度小于或等于弹簧导向段的长度;
如此,花键套在与第一花键轴脱开后,可顺利地穿过第二花键轴啮合段旋入缩径段并锁紧在第二花键轴上。
为了在维护、拆装时更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缩径段的长度大于花键套上啮合段的长度(即花键套上除去第二锁紧凸环和第二锁紧环槽后的长度)。这样,花键套的啮合段可完全置于缩径段处,无法遮挡第二花键轴的啮合段,不会影响对第二花键轴啮合段的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花键套上第二锁紧凸环处的径向截面形状与第二花键轴上第一锁紧凸环处的径向截面形状互补,即两个截面重叠可形成一个完成的圆形,该圆形的直径等于第二锁紧凸环的外径。第一锁紧凸环从第二锁紧凸环中穿过,并进入第二锁紧环槽中,旋转花键套,在压紧弹簧的压力下,便可锁紧花键套。
为了便于花键联接机构的生产加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紧凸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二锁紧凸环内侧壁上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第一平面配合的两个第二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花键轴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庆安航空试验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庆安航空试验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0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