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多用儿童成长坐凳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10264.2 | 申请日: | 2018-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2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7D1/00 | 分类号: | A47D1/00 |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汪治兴 |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坐凳 底面 组合式 本实用新型 顶面 向内 支撑 形式转换 一物多用 木马 地连接 可拆卸 拆卸 凳子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多用儿童成长坐凳,包括有坐凳主体,坐凳主体的底面为向外的弧形,坐凳主体的顶面的中部为向内的弧形,坐凳主体的底面可拆卸地连接有支撑部,支撑部在从坐凳主体的底面拆卸下来后又可结合于坐凳主体的顶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式多用儿童成长坐凳,通过将坐凳主体的底面设置为向外的弧形,坐凳主体的顶面的中部设置为向内的弧形,以及通过将支撑部设置于坐凳主体的顶面或底面的不同形式转换来实现凳子和木马两种形态的转换,做到一物多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坐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多用儿童成长坐凳。
背景技术
小孩子在童年阶段会有很多专属的小家具,如小木马、小桌子和小凳子,这些小家具不仅能给小孩子带来很多方便,也能带来很多乐趣。但现有的诸如专门给小孩子使用的小木马、小桌子和小凳子等这些,往往功能都很单一,只具有最基本的功能(如木马只能作为木马、桌子只能作为桌子),而且这些小家具往往只能使用几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小家具,随着孩子的长大可能就失去了它们的用处,因此,还会带来一些困扰,如购买多个这种小家具要花费一定的钱财,还有就是这些小家具的放置、闲置小家具的处理等也是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多用儿童成长坐凳,能够通过调节坐凳的形态,使坐凳的形态转变以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多用儿童成长坐凳,包括有坐凳主体,所述坐凳主体的底面为向外的弧形,所述坐凳主体的顶面的中部为向内的弧形,所述坐凳主体的底面可拆卸地连接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在从所述坐凳主体的底面拆卸下来后又可结合于所述坐凳主体的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为两个,所述支撑部包括有竖杆和横杆,所述横杆设置于所述竖杆的底部,所述竖杆连接于所述坐凳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坐凳主体的底面的可拆卸连接形式包括:所述坐凳主体的底面开设有两个底面凹槽,所述竖杆插接于所述底面凹槽内;或所述坐凳主体的底面开设有两个底面凹槽,所述底面凹槽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竖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底面凹槽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竖杆与所述底面凹槽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坐凳主体的顶面的结合形式包括:所述坐凳主体的顶面两头开设有两个顶面凹槽,所述竖杆插接于所述顶面凹槽内;或所述坐凳主体的顶面两头开设有两个顶面凹槽,所述顶面凹槽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竖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顶面凹槽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竖杆与所述顶面凹槽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坐凳主体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有踏脚部。
进一步地,所述坐凳主体上至少一个侧面为平面,在与平面相对应的所述坐凳主体的另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竖杆相匹配的侧面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多用儿童成长坐凳,通过将坐凳主体的底面设置为向外的弧形,坐凳主体的顶面的中部设置为向内的弧形,以及通过将支撑部设置于坐凳主体的顶面或底面的不同形式转换来实现凳子和木马两种形态的转换,做到一物多用。通过将坐凳主体一个侧面设置为平面,与平面相对应的坐凳主体的另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与竖杆相匹配的侧面凹槽,通过将支撑部设置于侧面凹槽上又可以转换成桌子的形式,以作为桌子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凳子、木马、桌子的转换,通过一个物件即可实现三种功能,能够伴随孩子的整个童年,使用期限长,适合整个童年期的孩子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作为凳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作为木马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02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