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成本CT滑环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09992.1 | 申请日: | 2018-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7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严丰;曾博;何嘉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恩碧技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9/08 | 分类号: | H01R39/08;A61B6/03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环 绝缘体 电路板 滑环 转子 碳刷组件 低成本 环槽 设备维修保养 生产制造成本 无线传输技术 信号无线传输 本实用新型 金属粉尘 外侧设置 圆周侧面 扩展性 同心的 掉落 通讯 内嵌 摩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成本CT滑环,包括碳刷组件和绝缘体,所述绝缘体上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嵌有多个同心的金属环道,所述碳刷组件与所述金属环道紧密接触;所述金属环道为功率道,所述绝缘体的圆周侧面设置有转子侧电路板,所述的转子侧电路板外侧设置有可与其信号无线传输的定子侧电路板。通过减少金属环道中的通讯道,采用无无线传输技术代替通讯道,不仅降低了CT滑环的整体重量、生产制造成本,而且减少了摩擦掉落的金属粉尘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设备维修保养成本,提高产品后续的扩展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T滑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成本CT滑环。
背景技术
CT滑环是运用于CT行业的超大直径盘式滑环,来实现旋转探测器和扫描架之间电力电源、控制信号、图像以及CAN总线通讯等数据的可靠传输。CT滑环的基本结构是多个同心的金属环道内嵌在带有环槽的绝缘体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CT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多,CT机的尺寸不断扩展,要求传输的信号越来越多,这就对CT滑环的尺寸和信号传输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有的CT滑环分为静止部分和转动部分,静止部分指固定在扫描架上的碳刷组件,转动部分指多个金属环道和绝缘体,金属环道又分为功率道和通讯道。当CT滑环运转时,碳刷组件与金属环道紧密接触,实现转动部分与静止部分的电气连接。其中,放射源的供电由功率道与碳刷组件的摩擦接触实现,探测系统的信号传输由通讯道与碳刷组件的摩擦接触实现,并将信号传输至外部的图像重建系统。
上述CT滑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CT滑环的多个同心金属环道分为功率道和通讯道,多个金属环道同时内嵌在带有环槽的绝缘体上,导致CT滑环整体重量较大,且不易加工制造;2、当CT滑环出现信号传输故障时,需要拆机同时检查所有信号环道,导致设备维护成本高、难实现;3、金属环道较多,金属环道和刷的接触面积较大,易产生金属粉尘,需要定期拆机维护保养;4现有CT滑环的信号环道采用机械结构设计,后续扩展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T滑环,用无线信号传输代替金属环道传输信号,降低CT滑环重量和生产制造成本。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成本CT滑环,包括碳刷组件和绝缘体,所述绝缘体上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嵌有多个同心的金属环道,所述碳刷组件与所述金属环道紧密接触;所述金属环道为功率道,所述绝缘体的圆周侧面设置有转子侧电路板,所述的转子侧电路板外侧设置有可与其信号无线传输的定子侧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少金属环道中的通讯道,采用无无线传输技术代替通讯道,不仅降低了CT滑环的整体重量、生产制造成本,而且减少了摩擦掉落的金属粉尘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设备维修保养成本,提高产品后续的扩展性。
优选地,所述转子侧电路板上的铜箔与所述定子侧电路板上的铜箔形成一对非接触电场耦合天线,用于将转子侧电路板上的控制信号和图像信号传输到定子侧电路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转子侧电路板上的铜箔上错位隔离分布有控制通道和图像传输通道,并在轴向方向上为同心圆结构,在径向方向上为梯形结构;所述定子侧电路板上的铜箔上设置有与控制通道和图像传输通道相对应的接收信道,并在轴向方向上为同心圆结构,在径向方向上为梯形结构。便于信号通道之间相互干扰。
进一步来说,所述控制通道和图像传输通道间隔分布。便于信号通道之间相互干扰。
进一步来说,所述控制通道的数量为两条,所述图像传输通道的数量为一条,所述控制通道与图像传输通道组合形成“凹字形”结构;所述定子侧电路板上相对应的接收信道呈“凸字形”结构。便于使控制信号的通道和图像传输的通道不会相互干扰。
优选地,所述控制通道与图像传输通道之间的差分信号间距为1mm,用于满足差分信号规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恩碧技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恩碧技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99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带云母片的换向器
- 下一篇:一种移动设备用滑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