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脉输液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8574.0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3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秦晓红;孟爱凤;周建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62 | 分类号: | A61M5/16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叶涓涓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导片 输液针头 静脉输液管 本实用新型 防脱凸起 防脱环 底端 侧壁中部 顶端封闭 滑动配合 配合安装 效果稳定 有效解决 转动连接 转动相连 防脱落 输液孔 滑动 对称 输液 污染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脉输液管,包括引导片、输液针头以及防脱环,输液针头呈顶端封闭的管状,其侧壁中部均匀分布有输液孔,顶部对称设有防脱凸起,底部向上开有防脱滑槽;引导片的数量为两个,均由上引导片与下引导片组成,两个上引导片的顶端转动相连,并且内侧与防脱凸起滑动相配合,两个下引导片的顶部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上引导片的底端,底部滑动配合于防脱滑槽中;防脱环配合安装于输液针头的底端,且位于下引导片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不但能够保证输液针头的稳定插入以及引导输液,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现有静脉输液管中输液针头容易脱落的问题,并且操作简单、整体防脱落效果稳定,有效防止药品受到污染,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易脱落的静脉输液管。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时,往往根据需要患者的需要给患者注射不同的药物,因此需要准备不同的药水瓶。注射之前需要将静脉输液管顶部针头端的白色塑料针头穿过瓶塞,插入至药水瓶中进行引导输液,但是目前的静脉输液管的针头端与药水瓶的瓶塞之间相对滑动较为容易,导致在轻微的拉扯下,针头端容易冲瓶塞中脱落,有可能导致已开口的药水瓶内的药品受到污染。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研制出一种在引导输液时不易脱落的静脉输液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易脱落的静脉输液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脉输液管,包括引导片、输液针头以及防脱环,输液针头呈顶端封闭的管状,其侧壁中部均匀分布有输液孔,顶部对称设有防脱凸起,底部向上开有防脱滑槽;引导片的数量为两个,均由上引导片与下引导片组成,两个上引导片的顶端转动相连,并且内侧与防脱凸起滑动相配合,两个下引导片的顶部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上引导片的底端,底部滑动配合于防脱滑槽中;防脱环配合安装于输液针头的底端,且位于下引导片的下方。
作为优选,输液针头下部处于防脱环以及防脱滑槽底端之间的表面还至少设有一个标识条。
作为优选,下引导片为与输液针头相配合的弧形片状。
作为优选,上引导片的位置与输液孔的位置相对应,并且上引导片的底端位于防脱凸起处时,下引导片的底端位置不高于输液孔的底端位置。
作为优选,防脱环为防脱橡胶环。
作为优选,上引导片的外侧还设有倾斜状的引导凸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脉输液管,由引导片、输液针头以及防脱环组成。其中输液针头设计为顶端封闭的管状,侧壁中部均匀分布有输液孔,用于由药水瓶中进行引导输液,顶部对称设有防脱凸起,底部向上开有防脱滑槽,均用于安装引导片。本实用新型中引导片的数量选择为两个,分布于输液针头的两侧,且均由上引导片以及下引导片组成;两个上引导片的顶端相互转动连接,并且与防脱凸起滑动配合,两个下引导片顶部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上引导片底端,底部滑动配合于防脱滑槽中,该结构使得下引导片的底部在防脱滑槽中滑动时,其顶部能够在上引导片的作用下向外移动,从而使得上引导片与下引导片连接处的间距远大于输液针头插入瓶塞时,瓶塞上所留下孔的直径,从而达到整体防脱落的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还在输液针头上安装有防脱环,可通过防脱环对上引导片以及下引导片进行定位,从而维持整体防脱落;为了防止在使用时,输液针头插入药水瓶过深,本实用新型输液针头下部处于防脱环以及防脱滑槽底端之间的表面还至少设有一个标识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但能够保证输液针头的稳定插入以及引导输液,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现有静脉输液管中输液针头容易脱落的问题,并且操作简单、整体防脱落效果稳定,有效防止药品受到污染,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肿瘤医院,未经江苏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8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