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吸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6866.0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8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马林;彭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电力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李林合 |
地址: | 61005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部 连接管 端部连接 可调节 吸氧管 转轮 本实用新型 收纳 拆卸连接 缺氧条件 软管两端 施工作业 相邻部件 氧气面罩 医学领域 转动连接 软管 连接头 氧气管 供氧 盒体 氧气 缠绕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吸氧管,包括伸缩部和连接在伸缩部两端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伸缩部的端部连接有氧气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伸缩部的端部连接有氧气面罩;所述伸缩部包括盒体和转动连接在盒体内的转轮,所述转轮上缠绕有软管,所述软管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相连通;可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对氧气管长度的调节,且相邻伸缩部单元之间可进行拆卸连接,实现多个伸缩部单元之间的组合使用,满足使用需求。相邻部件之间的连接迅速,操作简单,便于收纳;且其适用范围广,既适用于医学领域内的供氧操作,又适用于缺氧条件下的施工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吸氧管。
背景技术
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高原地区,缺氧是最大的问题;在进行高原施工作业的工人,耗氧量是静息状态的8-9倍,需要采用吸氧的方式缓解缺氧的问题。目前的氧气管长度都是固定的,在进行施工时,会因为氧气管长度的限制而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吸氧管,以解决现有氧气管长度固定不能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可调节吸氧管,包括伸缩部和分别连接在伸缩部两端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伸缩部的端部连接有氧气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伸缩部的端部连接有氧气面罩;
所述伸缩部包括盒体和转动连接在盒体内的转轮,所述转轮上缠绕有软管,所述软管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伸缩部为多个,且相邻所述伸缩部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软管两端分别通过快速接头与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上均设置有卡扣。
进一步,所述转轮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盒体上,另一端连接有把手,且所述把手延伸至盒体外。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调节吸氧管;可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对氧气管长度的调节,且相邻伸缩部单元之间可进行拆卸连接,实现多个伸缩部单元之间的组合使用,满足使用需求。相邻部件之间的连接迅速,操作简单,便于收纳;且其适用范围广,既适用于医学领域内的供氧操作,又适用于缺氧条件下的施工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伸缩部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2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伸缩部,2-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氧气连接头,5-氧气面罩,6-软管,7-卡扣,8-把手,9-快速接头,101-盒体,102-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可调节吸氧管,包括伸缩部1和分别连接在伸缩部1两端的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第一连接管2远离伸缩部1的端部连接有氧气连接头4,所述第二连接管3远离伸缩部1的端部连接有氧气面罩5。
伸缩部1为氧气管实现调节功能的主要部件,其与第一连接管2以及第二连接管3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数量的伸缩部1进行连接,从而满足使用要求。第一连接管2上的氧气连接头4与供氧装置连接,作为氧气输送的入口;第二连接管3上的氧气面罩5与人体面部、鼻部进行连接,作为氧气的出口,氧气通过第二连接管3输送至需吸氧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电力医院,未经四川电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6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医用雾化面罩
- 下一篇:一种防脱落可调吸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