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双驱叉式搬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6633.0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3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柯德莉;汪庭兵;张俊;陈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斐尔德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12 | 分类号: | B66F9/12;B66F9/20;B66F9/075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许可唯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搬运车 叉脚 叉式 控制装置 驱动轮 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 方位控制 双驱动轮 狭小空间 运行轨迹 转动过程 定向轮 移动 两组 平行 转动 装载 调控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双驱叉式搬运车,包括车身、安装在车身上的叉脚以及车身上装载的用于控制车身移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设有两组平行的驱动轮,所述控制装置对应每组驱动轮设有相应的调控模式,所述叉脚的底部设有万向轮。该全自动双驱叉式搬运车采用双驱动轮,且将叉脚上的定向轮改成万向轮,使得搬运车运行更加灵活自如,能运行至任何地点,适应于各种狭小空间的移动,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对运行轨迹进行随意调整,并且对搬运车的转动和方位控制更加方便,且采用前双驱使得车身在转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搬运车,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双驱叉式搬运车。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产业的发展,各类工厂对自身自动化需求的越来越多。很多工厂中成品和半成品的转运都在使用大量的托盘。传统的托盘搬运是用叉车,其优点是方便灵活,能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也是由于是用人操纵,长期从事一种单调的重复动作,容易产生疲劳,并可能因此发生事故。随着人力成本的逐步提高,这种简单的重复工作用机器取代是广大企业管理者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现有的搬运车的正常行走方式是驱动轮在前,叉脚在后。那么搬运车要进入货位取送托盘时,必须以叉脚在前的方式反向行驶。常见的托盘搬运车在两个叉脚处为定向轮,前段驱动部分采用一个驱动轮。这样的布局虽然成熟,控制程序也相对简单,但是这种搬运车在反向进入托盘货位时一定需要很大的回转半径。即使在人工控制的情况下,转弯半径同样不能太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能灵活运行且能保持车体平衡的一种全自动双驱叉式搬运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双驱叉式搬运车,包括车身、安装在车身上的叉脚以及车身上装载的用于控制车身移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设有两组平行的驱动轮,所述控制装置对应每组驱动轮设有相应的调控模式,所述叉脚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车身可以绕两组驱动轮对角线及对角线的沿线上的任意一点转动,且车身配合万向轮可向任一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调控的驱动轮参数包括每个驱动轮的转速和转向角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该全自动双驱叉式搬运车采用双驱动轮,且将叉脚上的定向轮改成万向轮,使得搬运车运行更加灵活自如,能运行至任何地点,适应于各种狭小空间的移动,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对运行轨迹进行随意调整,并且对搬运车的转动和方位控制更加方便,且采用前双驱使得车身在转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双驱叉式搬运车的驱动轮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双驱叉式搬运车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双驱叉式搬运车的运动轨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全自动双驱叉式搬运车,包括车身100、安装在车身100上的叉脚200以及车身100上装载的用于控制车身移动的控制装置300,车身100设有两组平行的驱动轮110,控制装置300对应每组驱动轮110设有相应的调控模式,叉脚200的底部设有万向轮210。
上述车身100可以绕两组驱动轮110对角线及对角线的沿线上的任意一点转动,且车身100配合万向轮210可向任一方向移动。
在前部驱动轮中增加一组驱动轮110,形成双驱模式,且配合叉脚200上的万向轮210,实现了转弯半径小的转动,甚至实现原地转向,且转动角度更加灵活,对空间的要求小,能适应狭小的运行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斐尔德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斐尔德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66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