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纱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4860.X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6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陆维根;吴海纲;王赛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维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44 | 分类号: | D02G3/44;D02G3/04;D02G3/36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许伯严 |
地址: | 32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中间层 隔热层 内芯 聚氯乙烯纤维 羊毛纤维 粘胶纤维 竹炭纤维 棉纤维 缠绕 本实用新型 涤纶丝 钢丝线 阻燃层 阻燃 通透性 吸汗性 细菌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纱线,包括内芯、阻燃层、隔热层和中间层,所述内芯的外侧包裹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的外侧包裹有隔热层,且隔热层的外侧包裹有阻燃层,所述内芯的内部设有钢丝线,所述钢丝线外侧的内芯内部缠绕有涤纶丝,所述涤纶丝外侧的中间层内部分别包裹有棉纤维、粘胶纤维、羊毛纤维、竹炭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且棉纤维、粘胶纤维、羊毛纤维、竹炭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相互缠绕。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隔热层的内侧设有分别由棉纤维、粘胶纤维、羊毛纤维、竹炭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相互缠绕所形成的中间层,不仅可以避免纱线产生细菌,保持纱线的通透性和提高纱线的吸汗性,而且避免纱线内部发生燃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纱线。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各类场所火灾报道频繁,人们防火意识逐步提高,对阻燃织物要求和需求也逐年增加,一般阻燃面料是通过将阻燃剂渗入涤棉中制成,这种阻燃面料耐洗性差,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目前市场上的纱线层出不穷,材质结构各不相同,广泛应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生活领域。传统的纱线主要是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要么韧性差,吸湿排汗性能不好,使用寿命不长,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断裂,无法满足某些高强度产品的需求,要么弹性差,不容易伸缩,无法满足某些高弹性产品的需求,且在工业用、商用和家用等领域中使用到的纱线往往需要具备防火耐热的性能,而传统纱线一般不具备阻燃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纱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纱线,包括内芯、阻燃层、隔热层和中间层,所述内芯的外侧包裹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的外侧包裹有隔热层,且隔热层的外侧包裹有阻燃层,所述内芯的内部设有钢丝线,所述钢丝线外侧的内芯内部缠绕有涤纶丝,所述涤纶丝外侧的中间层内部分别包裹有棉纤维、粘胶纤维、羊毛纤维、竹炭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且棉纤维、粘胶纤维、羊毛纤维、竹炭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相互缠绕,所述中间层外侧的隔热层内部设有石棉纱和第一PTT纤维,石棉纱和第一PTT纤维相互交错编织,且隔热层外侧的阻燃层内部缠绕有第二PTT纤维。
优选的,所述钢丝线的外表面均匀布置有防滑凸起。
优选的,所述阻燃层上均匀布置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内部的石棉纱和第一PTT纤维的编织根数比例为五比一。
优选的,所述中间层内部的棉纤维、粘胶纤维、羊毛纤维、竹炭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缠绕根数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阻燃功能的纱线,通过在内芯的内部设有钢丝线,并在钢丝线的外侧均匀布置有防滑凸起,不仅可以增加纱线的强度和韧性,而且可以增加钢丝线和纱线的配合度,增加纱线的牢固性,通过在隔热层的外侧设有阻燃层,并在阻燃层上均匀布置有透气孔,不仅可以使纱线具有阻燃性,而且可以便于增加纱线的透气性和吸水性,通过在阻燃层上缠绕有第二PTT纤维,不仅可以增加纱线的舒适度,而且可以起到夹紧固定的作用,通过在隔热层的内部设有相互交错编织的石棉纱和第一PTT纤维,不仅可以使纱线的内部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而且可以保持纱线的通透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隔热层的内侧设有分别由棉纤维、粘胶纤维、羊毛纤维、竹炭纤维和聚氯乙烯纤维相互缠绕所形成的中间层,不仅可以避免纱线产生细菌,保持纱线的通透性和提高纱线的吸汗性,而且避免纱线内部发生燃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维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维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48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