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用于水暖床的取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02728.5 | 申请日: | 2018-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5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良;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赛金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C21/04 | 分类号: | A47C21/04;A47C21/00;A47C3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张月 |
| 地址: | 301725 天津市武清***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进水口 散热水管 出水口 主加热 取暖器 散热箱 水暖床 壳体 本实用新型 加热装置 连通 水管 水暖进水口 加热水管 壳体内部 螺旋缠绕 取暖设备 水暖床垫 折叠设置 水暖管 上端 水暖 下端 外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用于水暖床的取暖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上螺旋缠绕有主加热水管,壳体的一侧为散热箱,散热箱内设置有散热水管,散热水管从下往上折叠设置,散热水管的下端为散热进水口,散热水管的上端设置第二散热出水口,散热进水口位于散热箱内部,散热进水口与主加热水管的一端连通,第二散热出水口的端部露在散热箱外部,主加热水管的进水口处设置有一延伸至壳体外侧的主加热进水口,第二散热出水口和主加热进水口分别用于与水暖床垫上的水暖管的水暖进水口和水暖出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利用家用的取暖器作为水暖床的取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取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用于水暖床的取暖器。
背景技术
在寒冷的季节需要取暖的时候,很多家庭会采用电热毯进行取暖,电热毯不适宜幼儿使用,电热毯使用久了会造成电热丝的老化,老化后的电热丝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成人长期使用电热毯对身体也不好。现在安全又舒适的可以替代电热毯的取暖设备是水暖床,现有技术中的水暖床的取暖设备比较复杂,结构繁琐,占地空间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能够用于水暖床的取暖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能够用于水暖床的取暖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上螺旋缠绕有主加热水管,壳体的一侧为散热箱,散热箱内设置有散热水管,散热水管从下往上折叠设置,散热水管的下端为散热进水口,散热水管的上端设置第二散热出水口,散热进水口位于散热箱内部,散热进水口与主加热水管的一端连通,第二散热出水口的端部露在散热箱外部,主加热水管的进水口处设置有一延伸至壳体外侧的主加热进水口,第二散热出水口和主加热进水口分别用于与水暖床垫上的水暖管的水暖进水口和水暖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的,散热水管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一散热出水口,第一散热出水口位于散热箱内部,第一散热出水口与主加热水管的另一端连通,第一散热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一散热阀门。
进一步的,第二散热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二散热阀门,主加热进水口处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水暖进水口和水暖出水口处的水暖管上分别设置有水暖进水阀门和水暖出水阀门。
进一步的,水暖床垫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水暖管的凹槽,水暖管在水暖床垫内均匀分布。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能够用于水暖床的取暖器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利用家用的取暖器作为水暖床的取暖设备,一机多用,白天的时候作为普通的取暖器,晚上的时候可以同时作为取暖器和水暖床的取暖设备,多功能的使用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取暖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加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水暖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箱外部装配有按摩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壳体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赛金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赛金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27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