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H级6kV高压电机用绕组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2653.0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1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郑一帆;顾新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08;H01B7/29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4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层 导体 绕组线 聚酰亚胺薄膜带 摄氏度高温 高压电机 包覆 绕包 熔化 本实用新型 聚酯薄膜层 耐高温性能 长期稳定 绝缘性能 由内向外 加载 耐温 启停 焊接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H级6kV高压电机用绕组线,其包括导体和包覆在导体上的绝缘层,绝缘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包覆在导体上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由绕包在导体上的第一聚酰亚胺薄膜带构成,第二绝缘层由绕包在第一绝缘层上的第二聚酰亚胺薄膜带构成,该绕组线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可以在180摄氏度高温下长期稳定的工作,同时能够承受短时间240摄氏度高温,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耐温能力差的问题,以及,绝缘层中的聚酯薄膜层,在焊接或在电机试加载运行的频繁启停所产生的高温下熔化,绝缘性能下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特种绕组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H级6kV高压机绕组的绝缘绕组线产品。
背景技术
级高压电机以其耐热性好、电机使用寿命长和运行可靠而逐步得到用户的青睐。据了解,国外发达国家80年代末已开始应用H级6kV及以上的高压电机,而在我国低压H级电机应用较早,但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才开始应用3kV电机,大多用在机车牵引上。制约H级高压(6kV及以上)电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难以找到既满足耐热要求又满足线圈电气性能(主要是介损指标)的主绝缘材料。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较为传统的电磁线,其需要使用绝缘漆浸渍双玻璃纤维和亚胺薄膜绕包构成,其绝缘厚度为0.40mm,厚度较厚,且其是经烘箱辐射加热蒸发掉绝缘漆中的有机溶剂,使玻璃纤维与绝缘漆结合,形成绝缘层,在加工制造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不利于环保,同进烘箱辐射加热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以15mm2线规为例,平均生产一吨电磁线产品需要消耗1500KWH,不利于节能。另外还有一种电磁线,其内部采用聚酯薄膜,外部采用聚酰亚胺薄膜的结构,其耐温能力差,绝缘层中的聚酯薄膜层,在焊接或在电机试加载运行的频繁启停所产生的高温下熔化,导致绝缘性能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H级6kV高压电机用绕组线,其绝缘厚度大幅减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H级6kV高压电机用绕组线,其包括导体和包覆在导体上的绝缘层,绝缘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包覆在导体上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由绕包在导体上的第一聚酰亚胺薄膜带构成,第二绝缘层由绕包在第一绝缘层上的第二聚酰亚胺薄膜带构成,绕包构成的第一绝缘层的叠置率为49%~50%,绕包构成的第二绝缘层的叠置率为49%~50%。50%叠置率,即,薄带在进行卷绕包覆时,在薄带绕完第一圈后绕的第二圈会有一半包在第一圈上,依次类推,完成长导体绕包工作。
优选地,导体的材质为铜和银,且铜和银的含量大于等于99.90%。
优选地,导体为软态导体。
优选地,导体的体积电阻率≤0.017241Ω·mm2/m,且,导体的断裂伸长度≥32%。
优选地,导体为矩形扁线状,且,矩形扁线状的导体的四角为圆角。
优选地,矩形扁线状的导体的宽度为2mm~16mm,厚度为0.5mm~6mm。
优选地,圆角的半径为0.5mm~1.0mm。
优选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0.1mm~0.12mm。
优选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0.18mm~0.2mm。
优选地,包覆在导体上的第一聚酰亚胺薄膜带的包覆方向与包覆在导体上的第二聚酰亚胺薄膜带的包覆方向相交叉设置。即,第一聚酰亚胺薄膜带和第二聚酰亚胺薄膜带采用交叉的绕包状态包覆到导体上,如,第一聚酰亚胺薄膜带采用逆时针方向绕包,那么第二聚酰亚胺薄膜带则采用相反的顺时针方向绕包,进而第一聚酰亚胺薄膜带的包覆方向和第二聚酰亚胺薄膜带的包覆方向相交叉;这样的设计使得包覆的紧密度更高,包覆效果更好,而且在加工设备精度不是非高的情况下可以避免绝缘层同向绕包所造成的内层外层薄膜同向绕包时薄膜叠缝完全重叠,使绝缘薄弱点集中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26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线外编织线
- 下一篇:一种柔软型低压动力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