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民用建筑基坑工程土壤打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2628.2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6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乐腾胜;柯宅邦;项炳泉;梁荣柱;童智能;刘勇;刘杭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E21B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孔 踏板 打孔装置 打孔钻头 基坑工程 民用建筑 土壤 本实用新型 电机 连接螺套 圆形钻头 垫板 传动连接 打孔效率 弹簧连接 螺栓固定 凹口 钉齿 多节 螺杆 套接 转轴 焊接 贯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民用建筑基坑工程土壤打孔装置,包括打孔踏板,所述打孔踏板的一侧凹口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且电机通过转轴与位于打孔踏板底部的连接螺套传动连接,所述连接螺套的底部套接有打孔钻头,所述打孔踏板上位于电机的另一侧贯穿套设有两个螺杆,所述第一垫板的底部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第二垫板。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该民用建筑基坑工程土壤打孔装置,其打孔钻头部分是经由多节尺寸不同的圆形钻头相互焊接而成,而且相邻的两个圆形钻头之间设计为倾斜的结构,并且在打孔钻头的表面设有多个钉齿,这样便可保证在打孔的时候,能够更加容易的将其打入到土壤内,以致于打孔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民用建筑基坑工程土壤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民用建筑是指非生产性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是由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室内空间组合而成的;而其空间的形成,则又需要各种各样实体来组合,而这些实体称为建筑构配件。一般民用建筑由基础、墙或柱、楼底层、楼梯、屋顶、门窗等构配件组成,如住宅、写字楼、幼儿园、学校、食堂、影剧院、医院、旅馆、展览馆、商店和体育场馆等。
在建造民用建筑的时候,会经常需要在土壤内打孔,这便需要用到一些打孔装置,然而现有的打孔装置,其结构简单,在打孔的时候,由于钻头结构单一,打孔操作进行并不会很顺利,而且打孔时,钻头不稳定,打孔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民用建筑基坑工程土壤打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民用建筑基坑工程土壤打孔装置,包括打孔踏板,所述打孔踏板的一侧凹口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且电机通过转轴与位于打孔踏板底部的连接螺套传动连接,所述连接螺套的底部套接有打孔钻头,所述打孔踏板的一侧焊接有第一支杆,且第一支杆的底部通过第二支杆焊接有限位套箍,并且限位套箍套设在打孔钻头上,所述限位套箍位于连接螺套的下方,且连接螺套和限位套箍之间位于打孔钻头的两侧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打孔踏板上位于电机的另一侧贯穿套设有两个螺杆,且两个螺杆的底部套接有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的底部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第二垫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垫板的底部等距焊接有多个枕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打孔钻头由多节尺寸不同的圆形钻头焊接而成,且每相邻的两个圆形钻头的拼接处呈倾斜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打孔钻头的表面等距设有多个钉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弹簧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二弹簧关于第一垫板的竖直中线对称。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该民用建筑基坑工程土壤打孔装置,其打孔钻头部分是经由多节尺寸不同的圆形钻头相互焊接而成,而且相邻的两个圆形钻头之间设计为倾斜的结构,并且在打孔钻头的表面设有多个钉齿,这样便可保证在打孔的时候,能够更加容易的将其打入到土壤内,其次,在打孔钻头上套设有限位套箍,可在打孔的时候,用于对打孔钻头的位置限定,这样便可保证在打孔操作的时候,打孔钻头的位置不会跑偏,以使得其打孔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民用建筑基坑工程土壤打孔装置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垫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孔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2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