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保砖混建筑托梁拆墙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2100.5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6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顾天熊;郑伟;顾夏英;季震宇;李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固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8 | 分类号: | E04G23/08;E04G2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52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千斤顶 托换梁 顶升 换柱 本实用新型 施工装置 砖混建筑 托梁 墙体长度方向 整体受力性能 混凝土梁体 楼板 分布设置 焊接固定 上部结构 水平穿越 竹木结构 拆除 基础部 框架梁 浇注 楼面 墙体 钢筋 保证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保砖混建筑托梁拆墙施工装置,包括设置在待拆除墙体两端的一对托换柱、分别位于所述一对托换柱下端的新增基础部、连接在所述一对托换柱顶端间的托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换梁主要由沿待拆除墙体长度方向分布设置的多个顶升托换千斤顶、位于顶升托换千斤顶两侧的托换梁钢筋及浇注混凝土梁体构成,设有多个水平穿越所述托换梁的平面外稳定型钢,每一所述平面外稳定型钢位置对应一个顶升托换千斤顶并与该顶升托换千斤顶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永久性框架梁的整体受力性能,解决了控保建筑的楼面往往采用竹木结构楼板导致平面外约束性能较差的问题,保证了上部结构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保建筑的托梁折墙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古建筑形式逐渐由早期的木结构形式演变为砖石砌体等结构形式。但长期以来,随着环境变迁,风雨侵蚀,甚至一些人为的破坏,很多古建筑中的砖石类墙体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残坏、甚至坍塌。同时,在使用中需要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调整、变化,这带来了结构安全及正常使用方面的隐患。因此,更好地维护和加固、改造该类古建筑势在必行。
托梁拆墙加固改造技术主要用于改变建筑使用功能及增大室内空间的旧房改造中。由于建筑使用需求的改变而改变结构,改变原结构的传力途径,拆除原结构承重墙结构并置换为永久性框架梁,并对上方的墙体进行加固,将原结构和荷载传递到新增结构体系上,这种技术即为托梁拆墙。该方法对生产及生活影响小、改造时间短、费用低。
砖混结构中常用的托梁拆墙改造施工工序一般包括:保留墙体加固、基础施工、框架柱施工、拆除墙体、托梁施工和收尾工作等。施工中应重新组建全新的框架结构体系,使剩余结构具备足够的刚度和承载力,抵消承重墙拆除后的荷载重新分布,保证结构安全且同时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
控保建筑托梁拆墙施工技术不同于传统托梁拆墙施工技术,其墙体结构历经百年使用,材料老化、构件强度降低、砌体酥松,受历史、人为等因素影响,受力构件均有不同程度的开裂,存在严重结构缺陷,比传统的建筑结构更差,对加固技术的要求更高。
因此,在对控保砖混建筑进行托梁拆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施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控保砖混建筑托梁拆墙施工装置,以保证在对控保砖混建筑进行托梁拆墙施工时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保砖混建筑托梁拆墙施工装置,包括设置在待拆除墙体两端的一对托换柱、分别位于所述一对托换柱下端的新增基础部、连接在所述一对托换柱顶端间的托换梁,所述托换梁主要由沿待拆除墙体长度方向分布设置的多个顶升托换千斤顶、位于顶升托换千斤顶两侧的托换梁钢筋及浇注混凝土梁体构成,设有多个水平穿越所述托换梁的平面外稳定型钢,每一所述平面外稳定型钢位置对应一个顶升托换千斤顶并与该顶升托换千斤顶焊接固定。
上文中,在托换梁中设置了顶升托换千斤顶,在施工时,依次在待拆除墙体的相应位置掏洞,并在洞内逐个安装顶升托换千斤顶,例如,洞的编号为D1,D2,D3, ……, DN,顶升托换千斤顶的编号为L1,L2,L3,……, LN,则D1拆除后安装L1,D2拆除后安装L2,……,依次类推,保证了承重墙拆除的可控性,防止一次性拆除造成结构的瞬间整体破坏。平面外稳定型钢位于两侧楼板位置,且与顶升托换千斤顶焊接固定,对墙体提供侧向支承力,保证了墙体的平面外稳定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升托换千斤顶的顶端为顶紧垫块,底端为底部托换支撑垫板,中间为细长形的顶杆。由于顶杆为细长形,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用于安装托换梁钢筋,不必在后期永久性框架梁纵筋施工时截断钢筋,从而保证了永久性框架梁的整体受力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固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固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21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静力拆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施加预顶力混凝土结构回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