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致敏变色丝滑舒适型针织内衣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1441.0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5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董勤霞;刘冰;何立锋;钟国能;毛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4B1/16;D04B1/12;D04B1/10;D06M13/11;D06M16/00;D06P3/85;D06P1/0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针织内衣面料 混纺纤维 舒适型 丝滑 致敏 混纺纱线 内衣面料 地纱 光敏 面纱 纳米竹碳纤维 平针添纱组织 本实用新型 针织大圆机 变色效果 光敏纤维 合股加捻 锦纶长丝 圣麻纤维 压缩弹性 纱线 包芯纱 可变色 手感 加氨 开幅 抗皱 拉伸 柔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致敏变色丝滑舒适型针织内衣面料,该内衣面料为由面纱和地纱采用单面开幅针织大圆机交织成的平针添纱组织结构;面纱由变色感光敏混纺纱线构成,变色感光敏混纺纱线为竹麻混纺纤维和可变色光敏纤维按比例混纺合股加捻制成的纱线,竹麻混纺纤维为纳米竹碳纤维和圣麻纤维的混纺纤维;地纱为锦纶长丝加氨纶丝包芯纱。该光致敏变色丝滑舒适型针织内衣面料光泽柔和、手感滑糯、轻盈飘逸,提高了内衣面料的抗皱性能、拉伸性能和压缩弹性;且可以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呈现不同颜色,从而达到变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致敏变色丝滑舒适型针织内衣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用纺织品和服装的舒适性、功能性的需求日益扩大,尤其对针织内衣的卫生舒适性和质感亲肤性更受人们关注。质感亲肤性主要是指接触人体皮肤的内衣具有柔软、丝滑和弹性。舒适性主要是指织物能带走身上的汗水和体味,避免出汗后衣服沾在身上,产生不舒适感,因此要求面料能迅速将水汽和汗液传输到织物表面,快速蒸发后扩散到外界环境中,以保证面料的卫生性和舒适性。
针对丝滑舒适型内衣面料的需求和前景及人们对服装要求,也由简单的舒适、遮体的单一性逐渐向着功能的多元化方面转移,人们对着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衣服的色彩也是大众关注的另一方面,色彩靓丽、个性化的衣服非常受大众的喜爱,但是,目前衣物布料色彩比较单一,不够新颖,而现有可以变色的衣服仅仅是采用有色丝交织而制成的在不同光线下可变色的布料,制作成本高,工艺非常复杂。因此,对具有个性化的光致变色丝滑舒适针织内衣高档面料的开发研究,符合时代的契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光致敏变色丝滑舒适型针织内衣面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致敏变色丝滑舒适型针织内衣面料,是通过探索研究开发一种在太阳光和紫外光等的照射下颜色会发生可逆变化的光致变色纤维。以新型纤维素纤维长丝作为新型光致变内衣材料的可行性,其目的旨在通过对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工艺技术的攻关,攻克光致变纤维长丝制作、纺纱、织造、整理过程中的所有技术难题和技术关键;建立新型光致变舒适型针织内衣测试标准;为开发新型光致变丝滑舒适型内衣面料和推向市场提供技术及生产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致敏变色丝滑舒适型针织内衣面料,该内衣面料为由面纱和地纱采用单面开幅针织大圆机交织成的平针添纱组织结构;所述面纱由变色感光敏混纺纱线构成,所述变色感光敏混纺纱线为竹麻混纺纤维和可变色光敏纤维按比例混纺合股加捻制成的纱线,所述竹麻混纺纤维为纳米竹碳纤维和圣麻纤维的混纺纤维;所述地纱为锦纶长丝加氨纶丝包芯纱。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光致敏变色丝滑舒适型针织内衣面料中,所述竹麻混纺纤维中纳米竹碳纤维和圣麻纤维质量比为4:1-6:1。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光致敏变色丝滑舒适型针织内衣面料中,所述竹麻混纺纤维和可变色光敏纤维的质量比为2:1-5:1。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光致敏变色丝滑舒适型针织内衣面料中,所述地纱中锦纶长丝与氨纶丝的重量比为4:1-8:1,且所述锦纶长丝的细度为70D,所述氨纶丝的细度为40D。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光致敏变色丝滑舒适型针织内衣面料中,所述内衣面料中面纱与地纱的质量比为1:1-2:1。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光致敏变色丝滑舒适型针织内衣面料中,所述可变色光敏纤维为光敏变色纤维材料,所述光敏变色纤维材料是粘胶纤维在具有光敏变色性化合物的溶液中经浸渍工艺制得的光敏变色纤维材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1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差错率低的纱线穿综设备
- 下一篇:带有自动润滑装置的手套编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