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态硬盘转接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0986.X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0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2 | 分类号: | G11B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南霆;王宁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硬盘 盒体 连接器 固定机制 储存容量 盒体内部 转接盒 插设 本实用新型 适当位置 移动调整 转接 拆换 硬盘 组装 释放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态硬盘转接盒,其包括有盒体、连接器以及调整固定机制;所述连接器设于所述盒体内部的一端,所述连接器包括有对应所述盒体的内侧的第一端口、以及对应所述盒体的外侧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用以插设固态硬盘的一端;所述调整固定机制设于所述盒体内部,用以固定或释放所述固态硬盘的另一端。借此,可分别将不同尺寸或不同储存容量的固态硬盘插设于第一端口,并依固态硬盘的尺寸移动调整固定机制至适当位置加以固定,进而使固态硬盘配合所述盒体转接成硬盘,除可因适应不同尺寸或不同储存容量的固态硬盘进行扩充之外,还可达到易于组装、拆换以及方便使用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固态硬盘转接盒,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可使固态硬盘转接成其他尺寸硬盘的功效。
背景技术
一般的笔记本电脑,由于体积小且方便携带,因此广受商业人士与学生群体的青睐,但为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如:数据处理的速度、上传数据的速度、下载数据的速度等),使得笔记本电脑的产品快速的推陈出新。而由于笔记本电脑受限于内部空间及原厂的组装设定,消费者购买后通常无法自装作设备的扩充,使得消费者为符合使用的需求,常会在旧款笔记本电脑未损坏的情况下购买新款的笔记本电脑。
由于笔记本电脑不像台式计算机,具有较大的空间及易拆性,可让消费者自行拆装扩充,当消费者购买新款笔记本电脑后,便会因为旧款笔记本电脑的某些设备无法与新款笔记本电脑延用,或与台式计算机共享,而导致资源的浪费。例如:目前的笔记本电脑通常皆使用M.2/mSATA的固态硬盘,即使旧款笔记本电脑的固态硬盘仍可正常运作,但是因新款笔记本电脑中已配置有固态硬盘插槽有限,所以导致旧款笔记本电脑的固态硬盘无法直接扩充再次利用。
由于以常见尺寸硬盘为例,有1.8寸、2.5寸及3.5寸等不同的尺寸规格,而2.5寸硬盘是目前台式计算机所使用最普遍的硬盘。若M.2的固态硬盘转换成2.5寸硬盘进行使用,不但可解决资源的浪费,还可以供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进行扩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态硬盘转接盒,可分别将不同尺寸或不同储存容量的固态硬盘插设于第一端口,并依固态硬盘的尺寸移动调整固定机制至适当位置加以固定,进而使固态硬盘配合所述盒体转接成常见尺寸硬盘,除可因适应不同尺寸或不同储存容量的固态硬盘进行扩充之外,更可达到易于组装、拆换以及方便使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态硬盘转接盒,包括:盒体、连接器以及调整固定机制;所述连接器设于所述盒体内部的一端,所述连接器包括有对应所述盒体的内侧的第一端口、及对应所述盒体的外侧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用以插设固态硬盘的一端;所述调整固定机制设于所述盒体内部,用以固定或释放所述固态硬盘的另一端。
通过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态硬盘转接盒。可分别将不同尺寸或不同储存容量的固态硬盘插设于第一端口,并依固态硬盘的尺寸移动调整固定机制至适当位置加以固定,进而使固态硬盘配合所述盒体转接成常见尺寸硬盘,除可因适应不同尺寸或不同储存容量的固态硬盘进行扩充之外,更可达到易于组装、拆换以及方便使用的目的。
可选地,所述盒体包括有底座、以及封闭所述底座的上盖,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分别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连接器与所述调整固定机制设于所述底座。
可选地,所述上盖的一侧设有至少一勾体,所述上盖的另一侧设有扣部,所述底座内侧的一面设有与所述勾体对接的至少一限制部,所述底座内侧的另一面设有与所述扣部对接的对扣部。
可选地,所述底座内侧邻近一端的位置处设有隔板,借由所述隔板使所述底座形成有第一置放区及第二置放区,所述连接器设于所述第一置放区,所述调整固定机制设于所述第二置放区,所述隔板具有连通所述第一置放区与所述第二置放区的第一缺口,所述底座的一端面具有连通所述第一置放区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端口对应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端口对应所述第二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09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