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余料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600680.4 | 申请日: | 2018-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0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 发明(设计)人: | 蔡素真;蒋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钰鸿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轮 动力轮 动轮 余料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 传送带 转动连接 传动带 进料壳 涡轮 塑料 电机 连接杆连接 侧面固定 使用寿命 塑料粉末 维修成本 一端连接 有效吸收 出料管 固定架 固定壳 固定柱 进料槽 连接杆 收集槽 收集壳 引导管 支撑架 刀片 出料 淤堵 传送 协调 | ||
1.一种塑料余料回收装置,包括进料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壳(4)的内部设有进料槽(3),所述进料壳(4)的一侧固定有收集壳(5),所述收集壳(5)的内部设有涡轮(16),所述收集壳(5)的内部设有收集槽(17),且所述涡轮(16)连通于所述收集槽(17);所述收集壳(5)的底端焊接有引导管(6),且所述收集槽(17)贯通于所述引导管(6);所述引导管(6)的底端连接于出料壳(9),且所述收集槽(17)贯通于所述出料壳(9);所述出料壳(9)的顶端连通于出料管(10),所述出料管(10)的底端焊接于固定壳(7),所述固定壳(7)焊接于所述出料壳(9)的底端,且所述固定壳(7)固定于支撑架(11)的内部;所述固定壳(7)的一侧固定有电机(20),所述电机(20)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19),且所述连接杆(19)固定有刀片(18);所述连接杆(19)贯穿于所述固定壳(7),且所述连接杆(19)的一端固定有动力轮(8);所述动力轮(8)通过传动带(12)连接于第二传动轮(14),所述第二传动轮(14)转动连接于固定架(13),所述第二传动轮(14)的一端固定有第三传动轮(15),且所述第三传动轮(15)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13);所述第三传动轮(15)通过传送带(1)转动连接于第一传动轮(2),所述第一传动轮(2)转动连接于固定柱(21),且所述固定柱(21)焊接于所述支撑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传动轮(14)与所述第三传动轮(15)的大小相同,且所述动力轮(8)的截面面积等于所述第二传动轮(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轮(15)设于所述进料壳(4)的底端,所述传送带(1)连接于所述进料槽(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3)为“U”形结构,且所述固定架(13)的底面为矩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壳(9)的截面为梯形结构,且所述出料管(10)为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余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壳(4)的截面为梯形结构,且所述涡轮(16)连通于所述进料槽(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钰鸿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钰鸿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06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发泡辅料回收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具有气冷结构的刀具以及塑料粉碎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