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热系统用温控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0462.0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2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慕鹏;张建波;乔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奥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2 | 分类号: | F16K27/02;F16K31/64;F16K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腔 压板 工作腔 弯折部 温控阀 阻隔件 供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 接驳口 阀盖 阀杆 阀体 筒体 密封圈 控制流体流量 同一水平面 筒体连接处 流体流过 密封连接 筒体内壁 筒体纵向 依次连接 左右两侧 过流口 密封件 内感温 止水塞 弹簧 壁部 止水 收缩 供热 自动化 膨胀 移动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热系统用温控阀,包括阀体、阀盖、筒体和执行机构;阀体左右两侧均设有接驳口,两侧接驳口之间为阀腔;阀腔内设置有阻隔件,阻隔件包括壁部和弯折部,且两侧阻隔件弯折部处于同一水平面;弯折部之间留有过流口;执行机构与弹簧、压板、阀杆、止水塞依次连接;止水塞上设有密封圈;阀杆与阀盖、筒体连接处设有密封件;执行机构、压板与筒体之间形成工作腔,工作腔内设有感温液体;压板可沿筒体纵向移动,压板与筒体内壁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阀腔内部结构增大了阀腔的容积,使流体流过阀腔的流量更大,提高供热质量,且利用工作腔内感温液体的膨胀或收缩,进一步控制流体流量,提高温控阀的自动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热系统用温控阀。
背景技术
温控阀可用于调节供暖系统中热水流量,以达到控制室温高低的目的。现有的温控阀是利用液体受热膨胀及液体不可压缩的原理实现自动调节,当温度变化时,温控阀内的感温液体体积随着膨胀或收缩,使得阀杆纵向往复运动,以此减少或增加流体流量。这种温控阀由于频繁的开启关闭切换,使用寿命短,需要经常进行维修更换,且达不到按不同用热时段的需求去自动调节热量这一节能效果,智能化程度低;同时阀腔过水孔较细,阀腔的流体过流量较小,不利于改善供热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热系统用温控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供热系统用温控阀,包括阀体、设在阀体顶部的阀盖、设在阀盖顶部的筒体、以及设在筒体顶部的执行机构,所述阀体左右两侧均设有接驳口,两侧接驳口之间为阀腔;所述阀腔内设置有两个阻隔件;所述阻隔件包括壁部和与壁部成角度连接的弯折部,且两个阻隔件的弯折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弯折部之间留有过流口,两侧阀腔通过过流口相连通;所述阀体与阀盖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执行机构与弹簧、压板、阀杆、止水塞依次连接;所述止水塞上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与过流口尺寸相匹配;所述阀杆与阀盖、筒体连接处设有密封件,保证阀杆沿纵向往复运动时密封良好;所述执行机构、压板与筒体之间形成工作腔,工作腔内设有感温液体;所述压板可沿筒体纵向移动,压板与筒体内壁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驳口可通过连接件与不同直径的管道相连;所述连接件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上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包括由下而上依次安装的橡胶密封圈、平垫片、弹簧、填料层和填料压盖,使阀杆移动时能具备动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为热敏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机构内可设置无线收发模块,实现远程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的外径比过流口的孔径小1-8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进阀腔的内部结构增大了阀腔的容积,使流体更加容易通过阀腔,且流体流过阀腔的流量更大,提高供热质量;当温度较低时,工作腔内感温液体收缩,过流口开启,增加流体流量;当温度较高时,感温液体膨胀,阀杆推动止水塞向下,减少流体流量,提高温控阀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左侧接驳口,3、右侧接驳口,4、阻隔件,5、止水塞,6、阀杆,7、螺栓,8、密封件,9、筒体,10、压板,11、弹簧,12、工作腔,13、执行机构,14、密封圈,15、阀腔,16、阀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奥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奥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04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