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腿部运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9902.5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1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任俊翠;袁修银;韦秀红;徐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23001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患者 下肢 静脉 血栓 腿部 运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腿部运动装置,底座表面开有第一条形槽,螺纹轴安装于第一条形槽内,螺纹轴一端活动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表面固定有第一圆柱块;螺纹轴周侧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表面固定有第二圆柱块,滑动块端面开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与螺纹轴配合;螺纹轴端面开有第二圆形通孔;拉伸杆表面固定有转动轴。本新型有效避免了患者脚部用力不够的问题,使患者的脚部运动更加科学,符合人体脚部摆放习惯,有效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大大降低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具有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特点,同时能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设定,操作灵活,使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止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腿部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患者(如脑卒中后偏瘫、颈脊髓损伤导致的下肢瘫痪、骨折术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长期卧床,极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血栓脱落会引起肺栓塞,脑栓塞等并发症而威胁患者的生命,腓肠肌运动就像人的第二个心脏,发挥泵血功能,能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腓肠肌的运动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至关重要,腿部屈伸运动就可以达到腓肠肌运动的目的,而长期卧床患者因肢体瘫痪常无法做主动腿部运动,需要依靠家属帮助患者,然而家属长期为患者做踝泵运动会消耗大量时间和耐心,依从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防止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腿部运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止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腿部运动装置,包括底座、螺纹轴、拉伸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
所述底座表面开有第一条形槽,所述螺纹轴安装于第一条形槽内,所述螺纹轴一端活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表面固定有第一圆柱块;
所述螺纹轴周侧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表面固定有第二圆柱块,所述滑动块端面开有内螺纹孔,内螺纹孔与螺纹轴配合;
所述螺纹轴端面开有第二圆形通孔;
所述第一连杆安装于第一圆柱块周侧,所述第二连杆安装于第二圆柱块周侧,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第三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与第三连杆铰接;
所述拉伸杆表面固定有转动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条形槽侧壁开有圆形槽,所述第一圆柱块与圆形槽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条形槽侧壁开有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二圆柱块与第二条形槽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侧壁开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转动轴与第二圆形通孔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圆形通孔侧壁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五个螺旋状凹槽,所述转动轴周侧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五个螺旋状突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新型有效避免了患者脚部用力不够的问题,使患者的脚部运动更加科学,符合人体脚部摆放习惯,有效地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大大降低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具有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特点,同时能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设定,操作灵活,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纹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止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腿部运动装置,包括底座1、螺纹轴2、拉伸杆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9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妇科坐浴椅
- 下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