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苯硫醚聚合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8320.5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3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潘菲;宋朝阳;王娟;石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松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C08G75/02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赵永伟 |
地址: |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换热器 内换热器 高温水箱 釜体 本实用新型 分离式热管 聚合反应釜 聚苯硫醚 入口连接 上行管道 下行管道 搅拌器 出口 温度过高 高温水 高热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苯硫醚聚合反应釜,其包括釜体、搅拌器、釜内换热器以及高温水箱;所述搅拌器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内部;所述高温水箱内设置有高温换热器;所述高温换热器的入口位于所述高温水箱的顶部;所述高温换热器的出口位于所述高温水箱的底部;所述釜内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内部;所述高温换热器的出口通过下行管道与所述釜内换热器的入口连接;所述釜内换热器的出口通过上行管道与所述高温换热器的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釜内换热器、高温换热器、上行管道以及下行管道可以构成分离式热管结构,分离式热管结构具有极高的高热率,可有效防止聚缩反应过程中釜体内的物料温度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苯硫醚聚合反应釜。
背景技术
聚苯硫醚(简称PPS)是一种高性能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因其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优良电性能和阻燃性等特性,被应用于多种领域,世界市场消费量年均以15%~20%的速度递增促使生产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能力。
现有的聚苯硫醚工厂大多采用硫化钠法进行生产,硫化钠法的工艺由美国Phillips石油公司于1967年开发成功,1973年实现工业化生产。目前该工艺的专利已经届满到期,因此该工艺被众多厂家采用。该工艺需要在230~270℃的条件下反应3至6小时,然而该工艺是高放热反应,反应过程难以控制;若反应温度过高,则生成的小分子聚合物会产生部分降解,使得产物变黑,物料变质;若温度过低,则反应不彻底,反应得到的低聚物过多,造成质量不达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聚苯硫醚聚合反应釜,该聚苯硫醚聚合反应釜采用独特的温度控制系统,解决了聚苯硫醚反应过程中温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聚苯硫醚聚合反应釜,其包括釜体、搅拌器、釜内换热器以及高温水箱;所述搅拌器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内部;所述高温水箱内设置有高温换热器;所述高温换热器的入口位于所述高温水箱的顶部;所述高温换热器的出口位于所述高温水箱的底部;所述釜内换热器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内部,所述釜内换热器的出口设置在所述釜体的中上部,所述釜内换热器的入口设置在所述釜体的中下部;所述高温水箱的高度大于所述釜体的高度;所述高温换热器的出口通过下行管道与所述釜内换热器的入口连接;所述釜内换热器的出口通过上行管道与所述高温换热器的入口连接;所述下行管道上安装有离心泵;所述上行管道上安装有节流阀、排气阀以及气压计;所述釜体的外壁面设置有清洗注水口、清洗排水口以及若干个振动源;所述振动源为偏心马达,所述清洗注水口位于所述釜体的顶部,所述清洗排水口位于所述釜体的底部;所述釜内换热器、所述高温换热器、所述上行管道以及所述下行管道内构成分离式热管结构或常规的换热回路;所述高温水箱的容积与所述釜体的容积之间的比值为4至6。
所述釜体、所述高温水箱、所述上行管道以及所述下行管道的表面均设置有保温层。
所述高温水箱内部设置有水箱加热装置以及冷水供给装置。
所述釜体的内部设置有辅助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釜内换热器、高温换热器、上行管道以及下行管道可以构成分离式热管结构,分离式热管结构具有极高的高热率,可有效防止聚缩反应过程中釜体内的物料温度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聚苯硫醚聚合反应釜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松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松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83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