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角度传感器及光电跟踪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97272.8 | 申请日: | 2018-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1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程斌;张少良;杨伟;刘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G01B1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张瑾 |
| 地址: | 43020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座 活动座 角度传感器 转子 光电跟踪系统 精度设计 安装架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测量 传感器转子 冲击振动 径向活动 限制活动 正常运动 转动轴线 转子轴线 转子轴向 装配关系 可转动 限位部 保证 重合 窜动 固连 轴向 装配 转换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度传感器及配置有该角度传感器的光电跟踪系统,该角度传感器包括转子、定子和安装架,安装架包括固定座和活动座,定子固定于固定座上,转子与活动座固定连接,活动座可转动地装配于固定座上且转动轴线与转子轴线重合,固定座具有限制活动座沿转子轴向和径向活动的限位部。通过将转子与活动座固连,同时通过活动座与固定座之间的装配关系,保证传感器转子在正常运动及冲击振动等环境下都不会产生轴向或径向上的窜动,从而保证传感器测量精度;通过将转子相对于定子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设计转换为活动座相对于固定座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设计,精密度更易于设计和保证,技术上更容易实现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度传感器及配置有该角度传感器的光电跟踪系统。
背景技术
伺服稳定平台用位置传感器一般采用旋转变压器或者非线绕精密电位器,电位器因其结构小、精度高等特点在伺服稳定平台中作为首选角度传感器,特别是对于一体化、小型化导引头。对于电位器类角度传感器一般采用卡接式结构,即传感器转子嵌装于对应框架的转子卡接孔内,该结构方式简单,但在受冲击振动时传感器转子会产生轴向和径向的窜动,进而导致角度测量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角度传感器及配置有该角度传感器的光电跟踪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角度传感器,包括转子和定子,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座和活动座,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转子与所述活动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座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固定座上且转动轴线与所述转子轴线重合,所述固定座具有限制所述活动座沿所述转子轴向和径向活动的限位部。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转子通过限位螺栓与所述活动座固连,所述限位螺栓的轴向与所述转子的轴向垂直。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转子与所述限位螺栓之间还通过紧固胶固定。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活动座上开设有转子安装孔,所述转子嵌装于所述转子安装孔内。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转子具有第一榫接部,所述转子安装孔的孔壁设有第二榫接部,所述第一榫接部与所述第二榫接部配合构成限制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活动座轴向活动的榫接结构。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定子上设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与所述固定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光电跟踪系统,包括伺服稳定平台,所述伺服稳定平台的各框架均配置有角度传感器,至少其中一所述角度传感器采用如上所述的角度传感器,其中,所述固定座固定于对应框架的安装基础上,所述活动座或所述转子与对应的框架转轴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该光电跟踪系统还包括光学舱、电子舱和外框驱动装置,所述伺服稳定平台安设于所述光学舱内,所述外框驱动装置安设于所述电子舱内且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伺服稳定平台的外框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度传感器,通过将转子与活动座固连,同时通过活动座与固定座之间的装配关系,保证传感器转子在正常运动及冲击振动等环境下都不会产生轴向或径向上的窜动,从而保证传感器测量精度;通过将转子相对于定子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设计转换为活动座相对于固定座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设计,精密度更易于设计和保证,技术上更容易实现和控制,不会导致转子轴向受力或径向受力而超出技术要求,设计成本及维护成本等都较低。配置有该角度传感器的光电跟踪系统,可以准确地测量伺服稳定平台各框架角度,保证该光电跟踪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72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