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童自行车车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6750.3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4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伟 |
主分类号: | B62J9/00 | 分类号: | B62J9/00;B62J6/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董存壁 |
地址: | 3421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篓 套筒 支撑底座 安装筒 转盘 自行车 儿童自行车 拆卸方便 支架 螺母 本实用新型 安装方便 第二挡板 第一挡板 夹持固定 矩形凸起 螺纹连接 纸质物品 主体内腔 转轴连接 弹簧柱 矩形槽 体内腔 内腔 压板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自行车车篓,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一侧固定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一侧固定设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腔穿设有自行车套筒,所述自行车套筒底部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支撑底座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设有车篓主体,所述侧篓体内壁一侧顶部与底部均设有弹簧柱,通过设置矩形凸起与矩形槽防止安装筒与自行车套筒之间相对转动,通过设置自行车套筒车篓安装方便,通过设置转盘使车篓主体可以360度旋转,通过在侧篓体内腔设置压板可以对纸质物品进行夹持固定防止丢失,第一挡板通过第一U型卡槽固定在车篓主体内腔,拆卸方便,第二挡板通过第二U型卡槽与第三U型卡槽固定,拆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自行车车篓,属于自行车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18世纪末,法国人西夫拉克发明了最早的自行车。这辆最早的自行车是木制的,其结构比较简单,既没有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骑车人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改变方面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即使这样,当西夫拉克骑着这辆自行车到公园兜风时,在场的人也都颇为惊异和赞叹。世界上第一批真正实用型的自行车出现于19世纪初。1817年,德国人德莱斯在法国巴黎发明了带车把的木制两轮自行车。这种自行车虽然仍旧用脚蹬才能前行,但是可以一边前行一边改变方向,它一问世便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法国人大量进行仿制,一时间,巴黎街头涌现出成百上千的自行车。1830年,法国政府还为邮差配备了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儿童自行车是儿童车之中的一大门类,为便于儿童携带物品,车篓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儿童自行车车篓过于单调,不能将儿童物品分类放入,由于儿童物品较多,都随意放置,杂乱无章,容易养成坏习惯,而且不易查找,现有的儿童车篓大多容积不可变化,使用不方便,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儿童自行车车篓,能够实现对小物品的盛放,通过设置矩形凸起与矩形槽防止安装筒与自行车套筒之间相对转动,通过设置自行车套筒车篓安装方便,通过设置转盘使车篓主体可以360度旋转,通过在侧篓体内腔设置压板可以对纸质物品进行夹持固定防止丢失,第一挡板通过第一U型卡槽固定在车篓主体内腔,拆卸方便,第二挡板通过第二U型卡槽与第三U型卡槽固定,拆卸方便,车篓主体由网格铁丝制成,且在网格铁丝外部包裹聚乙烯保护层,防止腐蚀,提高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反光镜与荧光带可以提高夜行安全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儿童自行车车篓,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一侧固定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一侧固定设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腔穿设有自行车套筒,所述自行车套筒底部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支撑底座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设有车篓主体,所述车篓主体外侧等距镶嵌安装有反光镜,所述反光镜上方与下方均设有荧光带,且所述荧光带套接在车篓主体外侧,所述侧篓体内壁一侧顶部与底部均设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另一端固定设有压板,且所述压板设在侧篓体内腔,所述压板一侧固定设有拉杆,且所述拉杆贯穿侧篓体一侧,所述车篓主体内腔两侧对称设有第一U型卡槽,所述第一U型卡槽内腔镶嵌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顶部与底部对称设有第二U型卡槽,所述第二U型卡槽内腔镶嵌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远离第二U型卡槽的一端镶嵌设有第三U型卡槽,且所述第三U型卡槽与车篓主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调节螺母为六边形结构,且所述调节螺母外侧设有等距设有若干条形褶皱。
进一步而言,所述拉杆一侧固定设有拉环,且所述拉环上套接有橡胶套。
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架顶部与底部对称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而言,所述车篓主体为网状结构,且所述车篓主体外部包裹有聚乙烯保护层。
进一步而言,所述自行车套筒外侧等距设有矩形凸起,所述安装筒内腔设有与矩形凸起相对应的矩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伟,未经汪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67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