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辊压压条造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6513.7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5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森挤出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槽 挤压辊 造粒 辊压压 圆周壁 造粒机 熔料 模具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并列排布 水平相对 塑料母粒 转动连接 成片状 掉落 二轴 粉料 辊压 碾压 压柱 冷却 垂直 应用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辊压压条造粒机,应用在高浓度塑料母粒的生产中,解决了现有技术预先将粉料辊压成片状而造成造粒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两水平相对的挤压辊一与挤压辊二,挤压辊一的圆周壁上设有若干并列排布的环槽一,挤压辊二的圆周壁上设有用于与环槽一相对的环槽二,环槽一与环槽二相对形成用于造柱的模具,熔料掉落在挤压辊一与挤压辊二之间,并在环槽一、环槽二内进行碾压,环槽一与环槽二组合形成用于造柱的模具,形成了垂直于挤压辊一、挤压辊二轴向的压柱,体积小巧,适用于易冷却的熔料,有助于后续的造粒过程,大大提高了造粒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粒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辊压压条造粒机。
背景技术
双螺杆挤出机是一种可将物料制造成特定形状的成型机械,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制药、食品、建材、环保、印染、橡胶、塑料等领域中。当加工高浓度塑料母粒造粒时,所添加的粉料较多,由于多种粉料之间产生剧烈的摩擦力,采用双螺杆进行传送,对双螺杆造成的负担较大,导致粉料混合不均匀。
目前,现有专利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30023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辊压造粒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料斗、辊压机构、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硬齿面双轴输出齿轮减速机与辊压机构相连接,所述的硬齿面双轴输出齿轮减速机与辊压机构间设置有可移位式鼓行齿式联轴器,使用寿命长,且整机整体机构更加简洁、润滑系统更合理,能耗降低,生产效率提高。
但是,上述辊压造粒机是利用辊压机构将粉料碾压成片状,然后切割片状熔料,再进行切粒,工序繁杂、切粒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辊压压条造粒机,直接将熔料辊压成垂直于轴向的压柱,从而方便后续的造粒过程,提高造粒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辊压压条造粒机,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上用于承接在挤出机出料口方向上的辊压机构,所述辊压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两水平相对的挤压辊一与挤压辊二,所述挤压辊一的圆周壁上设有若干并列排布的环槽一,所述挤压辊二的圆周壁上设有用于与环槽一相对的环槽二,所述环槽一与环槽二相对形成用于造柱的模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压辊一与挤压辊二做圆周转动,熔料掉落在挤压辊一与挤压辊二之间,并在环槽一、环槽二内进行碾压,环槽一与环槽二组合形成用于造柱的模具,柱状熔料成型后,体积小巧,有助于后续的造粒过程,大大提高了造粒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挤压辊一、挤压辊二的内部设有若干沿其径向方向等距分布的冷水腔,所述机架上位于挤压辊、挤压辊二的两端设有用于向冷水腔内供水的冷却循环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冷却循环系统对挤压辊一、挤压辊二进行冷却,防止因挤压辊一、挤压辊二的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熔料粘连在挤压辊一、挤压辊二上,具有优良的加工成型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循环系统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延伸出挤压辊一、挤压辊二的两端且与冷水腔相连通的冷却轴一、冷却轴二以及若干旋转接头,所述冷却轴一、冷却轴二均转动连接在旋转接头的一端,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分别与旋转接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进水管通入冷却水,温度升高的废水经由出水管排出,进而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冷却过程;由于在造柱过程中,冷却轴一、冷却轴二是旋转状态的,为防止进水管、出水管随冷却轴一、冷却轴二旋转,于是设置旋转接头,冷却轴一、冷却轴二转动连接在旋转接头的一端,进水管、出水管固定连接在旋转接头的另一端,既实现对压条系统的有效冷却,同时有利于提高压条系统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水腔沿挤压辊一、挤压辊二的径向方向的截面形状呈若干倒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森挤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森挤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65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