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工反应釜用改进型螺旋加热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95654.7 | 申请日: | 2018-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4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游小容;游倩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恒卓化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6230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状带 固定板 螺旋加热管 扭曲 本实用新型 反应釜内壁 化工反应釜 加热管体 改进型 扭曲度 支撑架 结构稳定性 传统螺旋 管体结构 石英材料 高纯度 加热管 扭曲面 热管体 上端 固连 缠绕 焊接 断裂 配合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化工反应釜用改进型螺旋加热管,包括加热管体和支撑架,支撑架由螺旋状带体、位于螺旋状带体下端的第一固定板和位于螺旋状带体上端的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为T型板,通过焊接与反应釜内壁固定,螺旋状带体的各部分扭曲形成两个扭曲面,其中一个扭曲面上缠绕有加热管体,加热管体由高纯度石英材料制成,且扭曲度与螺旋状带体的扭曲度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对传统螺旋加热管的管体结构进行优化,使其扭曲以便于与带扭曲面的螺旋状带体配合,螺旋状带体通过两端的固定板与反应釜内壁固连,通过这种方式大幅提高螺旋加热管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发生断裂、碰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工反应釜用改进型螺旋加热管。
背景技术
磁力密封高压釜是化工反应釜的一种,具体是磁力传动装置应用于大型反应设备的典型创新,磁力反应釜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填料密封、机械密封无法克服的轴封泄漏问题,无任何泄漏和污染,是国内目前进行高温、高压下的化学反应最为理想的装置,特别是进行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的化学反应,更加显示出它的优越性。釜体材料主要采用1cr18Ni10Ti不锈钢制作,并可根据不同介质要求制作钛材(TA2)、镍(Ni6)及复合钢板,釜体结构有平盖、凸形盖以及带人孔的闭式釜体,釜盖上的开孔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设计;对有抛光要求的釜体内表面,可达到以上的镜面抛光水平,对高粘度的物料加工成锥形底,便于放料、清洗。
传统的磁力密封高压釜用加热管使用时存在不足之处,其大都未设置有效的支撑架,而加热管未与液体接触面积,大都呈扭曲状结构,如果常规的螺旋,这导致磁力搅拌时加热管容易晃动碰损或断裂,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化工反应釜用改进型螺旋加热管。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化工反应釜用改进型螺旋加热管,包括加热管体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螺旋状带体、位于螺旋状带体下端的第一固定板和位于螺旋状带体上端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为T型板,通过焊接与反应釜内壁固定,所述螺旋状带体的各部分扭曲形成两个扭曲面,其中一个扭曲面上缠绕有加热管体,所述加热管体由高纯度石英材料制成,且扭曲度与螺旋状带体的扭曲度相配合。
优选地,上述化工反应釜用改进型螺旋加热管中,所述螺旋状带体整体的高度略小于反应釜内腔的高度。
优选地,上述化工反应釜用改进型螺旋加热管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结构相同,T型板由直板部和弧形板部构成。
优选地,上述化工反应釜用改进型螺旋加热管中,所述螺旋状带体整体的外边部与反应釜内壁的距离值等于T型板中直板部的长度。
优选地,上述化工反应釜用改进型螺旋加热管中,所述T型板中弧形板部的外弧度与所在内壁的弧度相配合。
优选地,上述化工反应釜用改进型螺旋加热管中,所述螺旋状带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材质与反应釜的材质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对传统螺旋加热管的管体结构进行优化,使其扭曲以便于与带扭曲面的螺旋状带体配合,螺旋状带体通过两端的固定板与反应釜内壁固连,通过这种方式大幅提高螺旋加热管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其因为通入介质后整体质量较大、釜内搅拌带来的晃动力等因素而发生断裂、碰损。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恒卓化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恒卓化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56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