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包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4487.4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9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华;杨重科;郭海宁;庄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44;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包 双向充电机 电控元件 高压接头 壳体 电池模组 下壳体 上盖 外部 充电 交流电 体内 电池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布置空间 电池高压 防护措施 外界设备 整车拆卸 配电盒 封盖 机具 下壳 整车 伸出 输出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和车辆,其中电池包包括:壳体、电池模组、双向充电机和电控元件。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封盖所述下壳体的上盖;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所述双向充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形成的内部空间中,所述双向充电机具有外部高压接头,所述外部高压接头向上伸出所述上盖;所述电控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控元件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高压配电盒。该电池包将双向充电机集成在其内部,不仅节省了整车对其的布置空间和防护措施,而且还可在电池包从整车拆卸下来后利用双向充电机的转换作用并使用充电时所用的同一外部高压接头向外输出相应的交流电以供外界设备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和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电池包配置有充电接头,一般可通过市电进行慢充或者通过直流高压电快充。但是,新能源车辆达到质保期后,可以将动力电池从车上拆解下来用于储能项目,此时需要配置额外的充/放电模块,即将电池包的电能通过该充/放电模块对外充/放电,这样增加了改造成本,无法满足低成本的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工程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将双向充电机集成在其内部,可在电池包从整车拆卸下来后,利用双向充电机的转换作用利用充电时所使用的同一外部高压接头向外输出相应的交流电以供外界设备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包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和封盖所述下壳体的上盖;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双向充电机,所述双向充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形成的内部空间中,所述双向充电机具有外部高压接头,所述外部高压接头向上伸出所述上盖;电控元件,所述电控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控元件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池高压配电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池包,该电池包将双向充电机集成在其内部,可在电池包从整车拆卸下来后利用双向充电机的转换作用利用充电时所使用的同一外部高压接头向外输出相应的交流电以供外界设备使用。
另外,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双向充电机包括:双向充电机壳体,所述双向充电机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双向充电机凸台,所述双向充电机凸台适于抵靠所述上盖的下表面,所述双向充电机凸台上设置有所述外部高压接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双向充电机凸台上还设置有双向充电机防护罩,所述双向充电机防护罩围绕所述外部高压接头设置,并且所述双向充电机防护罩的上端面高于所述外部高压接头的上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双向充电机内还配置有双向充电机冷却回路,所述双向充电机冷却回路具有冷却回路接头,所述冷却回路接头从所述双向充电机凸台的上表面向上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回路接头向上伸出所述上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双向充电机凸台上设置有双向充电机密封圈,所述双向充电机密封圈环绕所述冷却回路接头和所述双向充电机防护罩设置,所述双向充电机密封圈抵压在所述上盖的下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双向充电机凸台邻近所述双向充电机壳体的一个端面,所述双向充电机与所述电控元件之间连接有内部高压接头和内部低压接头,所述内部高压接头和所述内部低压接头从所述双向充电机的另一个端面伸入到所述双向充电机壳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双向充电机壳体呈矩形且所述双向充电机壳体的其中一个短边的两个顶角去除以形成去除凹部,所述去除凹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底部固定凸块,所述双向充电机壳体的另外一个短边的两个顶角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底部固定凸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44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包
- 下一篇:一种能保持干燥的干电池储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