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过滤吸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3622.3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2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蔡贤玉;滕家绪;张诚;祝国军;谢可巨;蔡景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万安华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床 高效过滤单元 过滤吸收器 本实用新型 一端设置 壳体 吸附 盛装活性炭 封闭结构 倾斜设置 染毒 出风口 进风口 滤毒 捕捉 流出 体内 净化 | ||
1.一种过滤吸收器,包括壳体(1)、依次安装于壳体内的高效过滤单元(2)和碳床(3),壳体靠近所述高效过滤单元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5),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床包括多个第一碳床(31)和第二碳床(32),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以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并且相互靠近的一端形成封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吸收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上,将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相互靠近的一端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所述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板(7)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将位于两侧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封闭;或,
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碳床,两侧的所述第一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板(7)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将位于两侧的第一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封闭;或,
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二碳床,两侧的所述第二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板(7)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固定板将位于两侧的第二碳床未设置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的两端为封闭的,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相互靠近的一端封闭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所述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靠近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或,
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一碳床,两侧的所述第一碳床靠近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或,
所述碳床的两侧分别为第二碳床,两侧的所述第二碳床靠近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过滤吸收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弹性膜,所述弹性膜的两端分别粘接在第一碳床和第二碳床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位置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位于壳体的中间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过滤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11)、第一盖体(112)和第二盖体(113),所述第一盖体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盖体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盖体上,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盖体上;
所述进风口上固定有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包括中空的外壳(8),所述外壳包括连接部(81)和与连接部一体的扩散部(82),所述连接部未与所述扩散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入风口(811),所述扩散部未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排风口(821),所述扩散部在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板(83),多个所述隔板将多个所述排风口隔离,所述隔板未与所述扩散部连接的一端为尖锐的;
所述扩散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与所述进风口密封连接;
所述连接部内设置有与所述隔板数量相同的切割片(84),所述切割片与所述隔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切割片的边缘为尖锐的,所述切割片通过轴(85)固定于所述连接部内,所述连接部上安装有电机(86),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滤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隔板为倾斜的,所述隔板与所述扩散部连接的一端一体设置有竖直部(831)和弧面部(832),所述竖直部和弧面部构成定向旋转部,所述竖直部位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扩散部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定向旋转部大小和形状相匹配的凹槽(822),所述竖直部的底部铰接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隔板的另一端连接有弹片(15),所述弹片未与所述隔板连接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面对所述竖直部的一侧;
所述连接部的内侧上设置有容纳槽(823),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橡胶垫(10),所述橡胶垫上连接有拉杆(11),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与连接部外部连通的孔(12),所述拉杆未与所述橡胶垫连接的一端穿过所述孔位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并且,所述拉杆未与所述橡胶垫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阻挡部(13),所述阻挡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弹簧(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万安华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万安华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36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层活性炭废气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