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电流自动切断的应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0054.1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4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邱实;金炫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聚天合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刘宪池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火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杠杆结构 应力结构 电池 自动切断装置 电池电流 应力装置 自动切断 排气孔 新能源 漂移 本实用新型 安全防护 电池爆炸 电池内阻 电池配件 化学溶液 危险事故 限位结构 内底面 上表面 外部 底面 减小 开焊 壳体 圆孔 震动 爆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电流自动切断的应力装置,属于电池配件领域,包括:应力结构以及杠杆结构;所述应力结构与所述杠杆结构连接;所述应力结构的底面与排气孔接触;所述应力结构的外径小于所述排气孔所在圆孔的内径;所述杠杆结构的支点位于壳体的内底面,所述杠杆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应力结构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杠杆结构的另一端与限位结构连接。通过将电流自动切断装置设置于电池外部,从而避免了电池内阻漂移,以及电池震动过程中易开焊,达到有效的安全防护。另外,由于该电流自动切断装置在电池外部,避免了在电池异常时接触内部化学溶液发生爆炸等危险事故,减小了了电池爆炸的可能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电流自动切断的应力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由于其优良的特性,逐渐被市场所接受,并快速发展起来。但是,在锂电池的使用过程中,电池过充或者短路等情况下存在电池爆炸等不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将CID(CurrentInterruptdevice,电流自动切断装置)组合盖板与铝盖板通过密封焊接连接在一起作为电流自动切断装置,设置于电池内部。
但是在使用该技术方案的过程中,由于该电流自动切断装置在电池内部,且其顶盖与铝盖板之间没有连接,容易出现顶盖活动,导致电池内阻漂移,也无法抵抗电池震动,在电池震动过程中易开焊,从未无法达到有效的安全防护。另外,由于该电流自动切断装置在电池内部,在电池异常时,容易接触内部化学溶液发生爆炸等危险事故。增加了电池爆炸的可能性,反而进一步增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电流自动切断的应力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电流自动切断的应力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应力结构以及杠杆结构;
所述应力结构与所述杠杆结构连接;所述应力结构的底面与排气孔接触;所述应力结构的外径小于所述排气孔所在圆孔的内径;
所述杠杆结构的支点位于壳体的内底面,所述杠杆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应力结构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杠杆结构的另一端与限位结构连接;
所述排气孔排未发生形变时,断电结构与端子座接触,传输电池的输入以及输出电流;
所述排气孔排发生形变时,所述应力结构沿着所述圆孔移动,并带动所述杠杆结构与其连接的一端移动,限位结构与断电结构断开连接,使所述断电结构与端子座断开接触,断开电池的输入以及输出电流。
优选的,
所述应力结构为柱形,所述应力结构的下表面为斜面。
优选的,
所述应力结构的上表面包括圆柱形突起结构或条形突起结构,所述圆柱形凸起结构与所述连接子结构对应。
优选的,
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壳体的侧面通过一弹性部件连接;
所述限位结构的顶端包括一凸出部分;
所述断电结构处于所述供电状态,所述凸出部分位于与所述断电结构与端子板活动连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之上;
所述断电结构处于所述断电状态,所述凸出部分位于与所述断电结构与端子板活动连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断开连接;或者
所述限位结构的顶端包括一中空部分,与所述断电结构与端子板活动连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包括一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与所述中空部分的尺寸对应;
所述断电结构处于所述供电状态,所述凸起部分卡扣于所述中空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聚天合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聚天合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0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