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7739.0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3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符雪涛;唐菊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61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架 稳定架 万向轮 支撑板 液压缸 底端 转杆 左端 神经内科护理 本实用新型 移动支架 座椅 顶端连接 病患 外壁 支架 把手 医护 体力 锻炼 贯穿 移动 劳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包括圆形底架、稳定架、万向轮、液压缸、支撑板和转杆,所述圆形底架的左端固定有稳定架,所述圆形底架与稳定架的底端均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安装有多组,所述圆形底架顶端的左侧安装有液压缸,且液压缸与座椅的底端连接,所述座椅的左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贯穿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两侧均固定有把架,且把架的顶端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撑板的外壁固定有支架。本实用新型通过圆形底架的左端固定有稳定架,且圆形底架与稳定架的底端均安装有万向轮,该装置辅助病患进行移动,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体力,同时也使病人自己得到充分的锻炼,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支架,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一般神经内科患者大多数均为偏瘫,需要在护理人员的搀扶下进行移动锻炼,保证肌肉神经活力,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的问题发生,需要护理人员搀扶行走,为此消耗医护人员的体力和时间,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发生。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通过圆形底架的左端固定有稳定架,且圆形底架与稳定架的底端均安装有万向轮,该装置辅助病患进行移动,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体力,同时也使病人自己得到充分的锻炼,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包括圆形底架、稳定架、万向轮、液压缸、支撑板和转杆,所述圆形底架的左端固定有稳定架,所述圆形底架与稳定架的底端均安装有万向轮,且万向轮安装有多组,所述圆形底架顶端的左侧安装有液压缸,且液压缸与座椅的底端连接,所述座椅的左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贯穿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两侧均固定有把架,且把架的顶端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撑板的外壁固定有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与座椅的连接处安装有调节把。
进一步的,所述把架的外壁包裹有橡胶套。
进一步的,所述把架的底端左侧开设有架孔,所述支架的顶端位于架孔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通过圆形底架的左端固定有稳定架,且圆形底架与稳定架的底端均安装有万向轮,该装置辅助病患进行移动,减少医护人员的劳动体力,同时也使病人自己得到充分的锻炼。
2.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通过安装的液压缸与座椅的底端连接,调节液压缸时,由调节把调节液压缸时,可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身高进行调节使用,同时设有的座椅可在锻炼时体力不支进行休息,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形底架;2、万向轮;3、稳定架;4、调节把;5、液压缸;6、座椅;7、支撑板;8、支架;9、架孔;10、转杆;11、橡胶套;12、把手;13、把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77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