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安全腰椎穿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7538.0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4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马维宁;王逸仙;张智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诺来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0/00;A61B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脑脊液样本 腰椎穿刺器 同一装置 压力测试 腰椎穿刺 穿刺 脑脊液 注射 本实用新型 脑脊液压力 腰椎穿刺针 操作过程 操作流程 临床诊疗 传统的 高颅压 安全 放液 脑疝 并发症 样本 化验 测试 替代 应用 检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上使用的一体式安全腰椎穿刺器,主要应用于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需要进行脑脊液穿刺,如腰椎穿刺时,进行脑脊液的压力测试,以及留取脑脊液样本进行化验检查等需要的情况,其特征是可替代传统的腰椎穿刺针,可在同一装置内实现脑脊液压力测试,按照需要留取脑脊液样本,鞘内注射,并能够避免在腰椎穿刺过程中由于高颅压过度放液导致的脑疝,实现样本留取,压力测试,鞘内注射等操作过程在同一装置内完成,简化操作流程,避免穿刺并发症,保证患者及操作者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临床上使用的一体式安全腰椎穿刺器,主要应用于在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的压力测试,以及留取脑脊液样本进行化验检查等需要的情况,其特征是可替代传统的腰椎穿刺针,可在同一装置内实现脑脊液压力测试,按照需要留取脑脊液样本,鞘内注射,实现样本留取,压力测试,鞘内注射等操作过程在同一装置内完成,避免在腰椎穿刺过程中由于高颅压过度放液导致的脑疝,简化操作流程,保证患者及操作者的安全,属于临床诊疗操作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腰椎穿刺属于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小儿神经内外科常规床旁诊疗操作,一般用于进行脑脊液样本的化验检查,培养以帮助诊断包括神经系统感染在内的神经系统疾病,穿刺过程中往往需要同时进行脑脊液的压力测试,以帮助判断颅内压力,或进行脑脊液压力波动测试,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系统脑脊液通路梗阻性疾病,以帮助临床诊断,属于临床较为多见的诊疗操作。
一般情况下,通常采取带内芯的穿刺针穿刺腰椎蛛网膜下腔,穿入适当部位后,拔出穿刺针针芯,脑脊液流出,连接脑脊液玻璃测压管,读取液面上升高度的方式判断颅内压力(初始压力值),后取下测压管,让脑脊液通过穿刺针自由流出,应用采集瓶收集脑脊液样本的方式留取脑脊液,后再次连接玻璃测压管,读取液面高度判断颅内压力(末期压力值)。有的时候需要病人进行咳嗽,按压腹部或颈部大静脉等方式,判断脑脊液压力波动情况以帮助诊断某些神经系统梗阻性疾病。另外,在没有玻璃测压管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脑脊液滴数来大概判读颅内压力。上述方式操作繁琐,脑脊液暴露时间长增加感染风险,在一些存在颅内高压的病人进行操作时,由于控制不好脑脊液流出量,可能继发突然枕骨大孔疝,导致病人呼吸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此外,传统的腰椎穿刺针,在拔出穿刺针内芯,进行留取脑脊液及测压后,需要将针芯还纳,由于穿刺针较细,针芯较软,在针芯还纳过程中有一定困难,往往导致过多的脑脊液流失。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能够同时解决上述问题的腰椎穿刺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替代传统的腰椎穿刺针,并可在同一装置内实现脑脊液压力测试,按照需要留取脑脊液样本,鞘内注射,同时能够避免在腰椎穿刺过程中由于高颅压过度放液导致的脑疝的装置,其操作简单,并可保证患者及操作者的安全。
一种一体式安全腰椎穿刺器,其包括:
穿刺单元,包括:
穿刺针,固定帽,针芯,针芯回拉机构;
脑脊液流通单元,包括:
“T”形管路,液体释放控制机构,压力测试机构;
穿刺针旋转机构,包括:
连接帽,弹簧组件;
其他部分,包括:
手柄,穿刺针保护套。
所述装置的穿刺针位于最前端,其内有针芯,穿刺针尾端通过固定帽与脑脊液流通单元及穿刺针旋转机构相连,穿刺针依据直径大小有不同规格。优选地,所述穿刺针针尖为一斜面。
所述装置的针芯回拉机构位于所述装置手柄上,内侧连接针芯,外侧固定于手柄上,并可在手柄上前后滑动。其功能在于通过操作者手指的滑动,带动内侧针芯的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诺来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诺来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75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