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醉苏醒期防止咬伤自己的防护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7010.3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0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斐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圆环体 注液口 咬伤 本实用新型 防护圈 苏醒 麻醉 非牛顿流体 硅胶材质 环形凹槽 意识不清 嵌入的 嘴角 盖帽 空腔 内圆 外圆 下门 灌注 密封 嘴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麻醉苏醒期防止咬伤自己的防护圈,包括硅胶材质的中空圆环体,所述中空圆环体的周向外圆面上开设能够使得患者上下门齿及嘴角处的嘴唇嵌入的环形凹槽,所述中空圆环体的周向内圆面上设置注液口,通过所述注液口向所述中空圆环体的空腔内灌注非牛顿流体后,所述注液口被盖帽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完全避免意识不清,难以安慰、无法控制的患者咬伤自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麻醉苏醒期防止咬伤自己的防护圈。
背景技术
全麻苏醒期躁动(EA)是麻醉苏醒期的一种不恰当行为,临床发病率为38%,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并存,个别患者可能出现牙关无意识张合、哭喊或呻吟,甚至咬伤自己导致鲜血淋漓,此时患者意识不清,难以安慰、无法控制。目前尚无一种可防止患者咬伤自己及其他部位的防护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手术后、苏醒前即给患者戴上可防止咬伤自己的防护圈,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麻醉苏醒期防止咬伤自己的防护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胶材质的中空圆环体,所述中空圆环体的周向外圆面上开设能够使得患者上下门齿及嘴角处的嘴唇嵌入的环形凹槽,所述中空圆环体的周向内圆面上设置注液口,通过所述注液口向所述中空圆环体的空腔内灌注非牛顿流体后,所述注液口被盖帽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槽的弧形槽底的直径为50-55mm,所述中空圆环体的周向内圆的直径为20-30mm。
进一步地,所述注液口与盖帽之间通过胶黏剂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圆环体的一侧表面上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凸台,所述凸台的端面上开设容手术镊子插入的盲孔,两个所述凸台及盲孔相对于所述中空圆环体的圆心中心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非牛顿流体为聚乙二醇中悬浮二氧化硅微粒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非牛顿流体为水中悬浮玉米淀粉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完全避免意识不清,难以安慰、无法控制的患者咬伤自己。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步骤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参见图1-3,一种麻醉苏醒期防止咬伤自己的防护圈,包括硅胶材质的中空圆环体1,所述中空圆环体1的周向外圆面上开设能够使得患者上下门齿及嘴角处的嘴唇嵌入的环形凹槽11,所述中空圆环体1的周向内圆面上设置注液口,通过所述注液口向所述中空圆环体的空腔内灌注非牛顿流体后,所述注液口被盖帽2密封。所述环形凹槽11的弧形槽底的直径D11为55mm,所述中空圆环体1的周向内圆的直径D1为30mm。所述注液口与盖帽2之间通过胶黏剂固接。所述非牛顿流体为聚乙二醇中悬浮二氧化硅微粒制成。
实施例2,参见图4,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所述非牛顿流体为水中悬浮玉米淀粉制成,并且水中添加微量防腐剂、抗氧化剂以防止玉米淀粉变质;同时所述中空圆环体1的一侧表面上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凸台3,所述凸台3的端面上开设容手术镊子插入的盲孔31,两个所述凸台3及盲孔31相对于所述中空圆环体1的圆心中心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斐,未经刘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70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阴茎浸泡壶
- 下一篇:一种病人床上洗头用护耳耳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