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织细胞破碎仪用EP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6117.6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6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徐陶;谢睿;吴琼;周涵;黄紫琪;詹顺;孙金;李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L3/14 | 分类号: | B01L3/14;G01N1/2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球 连接杆 圆孔 管盖 管体 通槽 通孔 组织细胞 破碎仪 竖直 圆台 器械技术领域 底部连接 管体内壁 滑动连接 数量匹配 逐渐增大 内壁环 滑动 弹簧 管口 卡接 内壁 内盖 同轴 锥体 连通 掀开 穿过 体内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实验器械技术领域中的一种组织细胞破碎仪用EP管,包括管体和管盖,所述管体的顶部设有管口,所述管体内固定设有与管体同轴的圆台,所述圆台上设有竖直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环设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有滚球,所述管体内壁和滚球之间连接有用于限制滚球滑动的弹簧;所述管盖的底部连接有竖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为锥体,所述连接杆的底部穿过通孔与圆台卡接,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滚球数量匹配的圆孔,所述滚球的一部分位于圆孔内,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圆孔连通的凹槽,所述凹槽和圆孔之间设有用于滚球通过的通道,所述凹槽的内壁和通槽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采用本方案可以防止管盖被内盖掀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织细胞破碎仪用EP管。
背景技术
在科研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需求,在检测相关指标前,常需要对组织或细胞进行研磨,常采用手工研磨、机械匀浆、超声处理等手段,这些方法存在费时费力、效率低、易交叉感染等问题,因此目前通用的是美国Next Advance公司生产的“Bullet Blender组织细胞破碎仪”。这种组织细胞破碎仪可进行组织匀浆、涡旋混合、细胞破碎、裂解组织等操作,效率高,效果好。该组织细胞破碎仪包括机壳、内盖和外盖,在机壳内嵌有用于放置EP管的标本盘,在实验时,将装有组织或者细胞的EP管插入到标本盘上,EP管的管口铰接有管盖,将管盖插入到EP管内,旋转内盖,使内盖固定在机壳内并能够压住管盖,但是在取出内盖的过程中,内盖旋转时,当管盖的活动侧和旋转方向相同时,旋开内盖时,内盖会给予管盖活动侧一个倾斜向上的力,这样会使管盖被掀开,导致标本的飞溅或喷洒,对实验影响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组织细胞破碎仪用EP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旋开内盖使得管盖被掀开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织细胞破碎仪用EP管,包括管体和管盖,所述管体的顶部设有管口,所述管体内固定设有与管体同轴的圆台,所述圆台上设有竖直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环设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有滚球,所述管体内壁和滚球之间连接有用于限制滚球滑动的弹簧;所述管盖的底部连接有竖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为锥体,所述连接杆的底部穿过通孔与圆台卡接,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滚球数量匹配的圆孔,所述滚球的一部分位于圆孔内,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圆孔连通的凹槽,所述凹槽和圆孔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凹槽和圆孔均位于连接杆的中部,所述凹槽和圆孔之间设有用于滚球通过的通道,所述凹槽的内壁和通槽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本方案中EP管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此时需要取下管盖,通过通孔向管体内加入组织或细胞,盖上管盖,使连接杆通过通孔插入到管体内,连接杆向下移动时,连接杆的底部为锥体,连接杆底部的外壁和通槽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小,连接杆的底部挤压滚球,滚球缩回到通槽内,滚球压缩弹簧,连接杆继续向下移动,当圆孔和滚球相对时,在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滚球弹出,滚球的一部分进入到圆孔内,此时便完成了管盖的安装,将管体插入到标本盘内,旋紧内盖并盖上外盖便可以开始实验,完成实验后,旋开内盖时,滚球的一部分位于圆孔内,内盖在旋开时,即使给予管盖一个倾斜向上的力,因为滚球的限制,不会使管盖被掀开。
当需要取下管盖时,因为连接杆穿过通孔后与圆台卡接,在连接杆上设有与圆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凹槽,凹槽和圆孔之间设有用于滚球通过的通道,转动管盖来带动连接杆转动,因为圆台是固定设置在管体内,滚球始终位于通槽内,转动的连接杆不会带动滚球转动,滚球通过通道进入到凹槽内,在连接杆继续转动的过程中,凹槽的内壁和通槽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凹槽的内壁挤压滚球,使滚球完全进入到通槽内,同时滚球压缩弹簧,此时停止转动管盖,因为凹槽和圆孔位于连接杆的中部,且连接杆穿过通孔后和圆台卡接,连接杆的外侧壁始终挤压滚球,这样便可以向上拉动管盖,使连接杆完全脱离到管体内,在没有连接杆的挤压下,弹簧伸长,滚球的一部分伸出到通槽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学院,未经遵义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6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