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渗透收集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5587.0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1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晨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1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朱玉建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渗透 收集管 井身 收集井 雨水 管身 本实用新型 防水材料层 内侧表面 透水材料 外侧表面 蓄水装置 底部封闭 地表雨水 快速收集 渗透能力 连接口 积存 净化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渗透收集管,其包括管身;管身是由透水材料制成的,在管身的下部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均设有防水材料层。雨水渗透收集管上还连接有蓄水装置。蓄水装置为雨水渗透收集井,该雨水渗透收集井包括井身;在井身的中部设有雨水渗透收集管连接口;井身是由透水材料制成的,在井身的下部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均设有防水材料层,井身的底部封闭。本实用新型在雨水过多时,通过雨水渗透收集管的渗透能力,将多余部分水分快速收集,达到对雨水的有效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渗透的雨水还可以流到雨水渗透收集井内,从而解决地表雨水的水流,高效的完成雨水的排放和收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集管,尤其涉及一种雨水渗透收集管。
背景技术
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建设中,缺乏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不能解决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等问题。在雨水过多时,不能快速有效的解决雨水排放和收集问题,造成雨水的过多成涝,并且在排放过程中不能净化雨水,只是简单的利用地表径流,造成雨水变成污水;在雨水匮乏时期,由于没有储存有效雨水,造成无水可用,形成干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雨水渗透收集管,以解决雨水的排放和再利用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雨水渗透收集管,包括管身;所述管身是由透水材料制成的,在管身的下部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均设有防水材料层。
优选地,管身的上部设有多个透水孔。
优选地,所述管身是由无砂混凝土材料浇筑制成的。
优选地,在管身的下部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均设有聚氨酯防水涂料层。
优选地,所述雨水渗透收集管上还连接有蓄水装置。
优选地,所述蓄水装置为雨水渗透收集井,该雨水渗透收集井包括井身;
在井身的中部设有雨水渗透收集管连接口;井身是由透水材料制成的,在井身的下部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均设有防水材料层,井身的底部封闭。
优选地,所述井身是由无砂混凝土材料浇筑制成的。
优选地,在井身的下部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均设有聚氨酯防水涂料层。
优选地,所述井身的上部设有用于安装截污挂篮装置的防锈锚杆。
优选地,所述雨水渗透收集管连接口设置于井身的上部与井身的下部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雨水过多时,通过雨水渗透收集管的渗透能力,将多余部分水分快速收集。达到对雨水的有效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解决了对雨水进行缓冲、渗透和排放的问题。渗透的雨水可以经过雨水渗透收集管流到雨水渗透收集井内,从而解决地表雨水的水流,高效的完成雨水的排放和收集。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解决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等问题,高效的利用雨水资源,成功解决城市水少成患、水多成灾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雨水渗透收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雨水渗透收集管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雨水渗透收集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雨水渗透收集管与雨水渗透收集井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管身,2-管身的上部,3-管身的下部,4-透水孔,5-井身,6-雨水渗透收集管连接口,7-一号防水材料层,8-二号防水材料层,9-井身的上部,10-井身的下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晨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晨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55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填埋场雨污分流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市政排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