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震的电动汽车用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82528.8 | 申请日: | 2018-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8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朗晴电动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陈雅平 | 
| 地址: | 511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本体 电动汽车 防震 内底壁 橡胶板 电池 缓冲机构 固定块 电动汽车领域 本实用新型 安装机构 密封机构 内部设置 外壳顶部 外壳内部 限位机构 固定轴 活动孔 紧密性 卡口 限位 转环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震的电动汽车用电池,涉及电动汽车领域。该防震的电动汽车用电池,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远离外壳内底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远离电池本体的一端与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电池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机构,外壳的左侧开设有与外壳内部相连通的活动孔。该防震的电动汽车用电池,通过固定轴、转环和橡胶板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经过旋转橡胶板可以实现将电池本体进行限位,使得电池本体在外壳的内部更加的牢固,通过卡口内部设置的固定块,达到利用固定块增加橡胶板在外壳顶部的紧密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震的电动汽车用电池。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电池分两大类,蓄电池和燃料电池。蓄电池适用于纯电动汽车,包括铅酸蓄电池、镍基电池、钠硫电池、二次锂电池、空气电池,燃料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包括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随着电动汽车的种类不同而略有差异。在仅装备蓄电池的纯电动汽车中,蓄电池的作用是汽车驱动系统的唯一动力源。
外壳防护,为了防止空气进入,锂电池都被封装在密闭容器冲,并为了防止外力破坏通常配以不锈钢外壳和铝合金外壳。例如,有些电动汽车,甚至采用了钛合金防护板,以防止汽车使用中,尤其是交通事故中对电池容器的损伤,但是现有的电动汽车用电池在汽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时,难免会有颠簸,颠簸一旦过大容易对于电池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震的电动汽车用电池,解决了现有的电动汽车用电池在汽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时,难免会有颠簸,颠簸一旦过大容易对于电池造成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震的电动汽车用电池,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远离外壳内底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远离电池本体的一端与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池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机构,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机构,所述外壳的左侧开设有与外壳内部相连通的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杆。
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的内部包括弧形块,所述电池本体的左侧与弧形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左侧内壁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正面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套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右侧表面与弧形块的左侧表面搭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的内部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与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右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缓冲板的一端与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与电池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的内部包括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下表面与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座的左侧开设有防脱槽,所述防脱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防脱块,所述防脱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防脱块的一端与电池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池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电池本体的一端与限位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的内部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底部与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的表面套接有转环,所述转环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下表面与外壳的顶部搭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朗晴电动车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朗晴电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25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块、电池组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碳纤维电池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