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绞式间隔棒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2001.5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2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银;于世清;盛荣亮;杜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恒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12 | 分类号: | H02G7/12;H02G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护套 间隔棒 夹头 预绞式间隔棒 本实用新型 夹头盖板 护套本体 连接线夹 凹腔 线缆 错开设置 弹性本体 非扣合面 均匀设置 中心设置 扣合面 连接杆 限位块 空腔 贴合 通槽 线夹 装夹 口径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绞式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框架和均匀设置在间隔棒框架上的四个间隔棒连接线夹,间隔棒连接线夹包括连接杆、夹头和夹头盖板,且夹头与夹头盖板形成的凹腔内设置有贴合凹腔的弹性护套;弹性护套由半结构相同的护套本体共同扣合而成,所述护套本体的一侧面为扣合面,另一侧为非扣合面,所述扣合面上中心设置一横截面呈V形的通槽,且两个弹性本体上的V形通槽共同形成对线缆进行装夹的空腔;所述夹头、夹头盖板与弹性护套通过错开设置的限位块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预绞式间隔棒,能够防止弹性护套从线夹夹头内脱落且能够适用于小范围不同口径的线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绞式间隔棒。
背景技术
在架空输电线路中,间隔棒具有防止分裂子导线间鞭击、抑制微风振动和次档距振荡等作用。间隔棒主要包括框架主体和连接在框架上的连接线夹,连接线夹的夹头用于握紧分裂子导线,并通过框架与连接线夹连接处的限位结构使线夹在受到导线轴向扭转力作用下可沿切线方向转动一定角度。
根据电力行业标准《间隔棒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DL/T 1098-2009),间隔棒不仅应能够满足一定的线夹强度、顺线握力、扭转力矩、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拉压力等机械强度,也应具有一定的耐振动疲劳特性。
间隔棒的线夹夹头通过加垫橡胶片来握紧分裂子导线,这样不仅能够固定分裂子导线,使导线在微风振动或导线舞动过程中位置不至于发生沿线方向位移,也能够将微风振动少量能量耗散在弹性垫片上。然而,现有的橡胶垫仅设置一个圆柱形卡块,间隔棒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橡胶垫从间隔棒夹头内脱落的现象;其次,为了实现不同口径的线缆,需另外在圆柱形卡块的型腔内嵌入变径套,操作相对麻烦。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防止弹性护套从线夹夹头内脱落且能够适用于小范围不同口径的线缆的预绞式间隔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弹性护套从线夹夹头内脱落且能够适用于小范围不同口径的线缆的预绞式间隔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绞式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框架和均匀设置在间隔棒框架上的四个间隔棒连接线夹,四个间隔棒连接线夹分别与间隔棒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的间隔棒连接线夹包括连接杆、夹头和夹头盖板,夹头设置在连接杆的前端,且连接杆和夹头为一体结构,夹头的前端与夹头盖板的前端通过夹头转轴铰接,夹头与夹头盖板形成的凹腔内设置有贴合凹腔的弹性护套,所述连接杆的后端与间隔棒框架转动连接;其创新点在于:
所述弹性护套由半结构相同的护套本体共同扣合而成,所述护套本体的一侧面为扣合面,另一侧为非扣合面,所述扣合面上中心设置一横截面呈V形的通槽,且两个弹性本体上的V形通槽共同形成对线缆进行装夹的空腔;
所述的夹头与夹头盖板的内侧自上而下设置有若干个向弹性护套方向水平延伸的限位块A,弹性护套的外表面自上而下对应设置有若干个与限位块A错开且向夹头或夹头盖板方向水平延伸的限位块B,所述限位块A与限位块B的长度相同,且相邻两限位块A之间的间距与限位块B的宽度相同,相邻两限位块B之间的间距与限位块A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护套本体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向另一护套本体方向水平延伸的限位块组,所述限位块组由数个并列分布在护套本体上的限位块C组成,两个相邻的限位块C之间的间距与限位块C的宽度相同,且同一弹性护套中的两个护套本体上的限位块C错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恒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恒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20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