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仪表除尘去毛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0413.5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7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敏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倒角刀 去毛刺 除尘 本实用新型 去毛刺装置 除尘器 定位器 转杆 仪表 等距垂直排列 定位部件 控制齿圈 毛刺清除 外倒角刀 旋转带动 控制器 连接齿 同步带 制动盘 滚轮 卡扣 拉板 压板 底座 附着 马达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仪表除尘去毛刺装置,其结构包括马达、控制器、卡扣、同步带、内倒角刀、转速定位器、除尘器、拉板、外倒角刀压板、底座,所述内倒角刀固定连接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内倒角刀后端紧密贴在主体上,所述内倒角刀等距垂直排列固定在主体上,本实用新型设有转速定位器,用内倒角刀进行去毛刺处理,用除尘器辅助内倒角刀进行除尘,在进行去毛刺处理时,用转杆和轴承相连接齿圈,用制动盘进行定位部件,用滚轮旋转带动转杆控制齿圈进行调整去毛刺处理时的速度,将附着在部件上的毛刺清除干净,提高去毛刺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仪表除尘去毛刺装置,属于去毛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去毛刺,就是去除在零件面与面相交处所形成的刺状物或飞边。毛刺的危害性尤为明显, 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并开始对毛刺的生成机理及去除方法进行研究。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190908.3的一种去毛刺装置,所述的去毛刺装置包括马达、联轴器、轴承、大同步带轮、同步带、小同步带轮、内倒角刀、外倒角刀;其中,马达与联轴器相连;联轴器与轴承相连;轴承与大同步带轮相连;大同步带轮与同步带相连;同步带与小同步带轮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去毛刺装置能够对不同材质的钢管端面进行去毛刺,同时使得加工后的钢管端面比较光滑,符合产品合格标准。通过马达驱动轴转动带动内、外倒角刀转动。在钢管去毛刺时,根据钢管的材料不一样,使用不同类型的刀具。具有去毛刺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在进行去毛刺的过程因打磨发生移动,无法将附着在部件上的毛刺清除干净,降低去毛刺效率,且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仪表除尘去毛刺装置,以解决在进行去毛刺的过程因打磨发生移动,无法将附着在部件上的毛刺清除干净,降低去毛刺效率,且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仪表除尘去毛刺装置,其结构包括马达、控制器、卡扣、同步带、内倒角刀、转速定位器、除尘器、拉板、外倒角刀压板、底座,所述内倒角刀固定连接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内倒角刀下端与转速定位器顶部相叠合在一起,所述内倒角刀后端紧密贴在主体上,所述内倒角刀等距垂直排列固定在主体上,所述内倒角刀对面正对着控制器,所述马达与同步带互相配合转动运行,所述同步带设在主体后端中间上,所述同步带上下两端设有大小带轮,所述同步带通过马达内部的电磁体带动齿轮进行转动大小带轮,所述内倒角刀与外倒角刀压板互相配合进行去毛刺,所述除尘器设在主体右前端上,所述除尘器内部导管穿插伸入内倒角刀下;所述转速定位器由齿圈、制动盘、转杆、支架、滚轮、轴承组成,所述齿圈上端的中间位置上设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螺纹垂直旋紧连接在齿圈上,所述轴承顶部插入转杆内部,所述轴承顶部与转杆互相配合转动齿圈,所述轴承左右两侧设有制动盘,所述制动盘辅助轴承转动齿圈,所述滚轮前端与转杆后端互相配合转动,所述转杆底部与支架连为一体,通过齿圈连接同步带上的大小带轮进行控制内倒角刀。
进一步地,所述马达与控制器相叠合进行通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固定焊接在控制器右后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带进行转动控制柜转速定位器。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左侧与底座右侧相贴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垂直固定安装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带的拉扯性能好。
进一步地,所述齿圈与转杆互相构成“⊥”字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敏,未经王志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04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密型腔模的加工刀具
- 下一篇: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