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光伏背板体积电阻率测试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79997.4 | 申请日: | 2018-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6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 发明(设计)人: | 赵一欧;柏成立;李凯;帖克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 地址: | 20007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板 测光 电阻测试单元 体积电阻率测试 预处理 参数测量单元 本实用新型 环境箱 光伏 测量 处理参数测量 红外线测距仪 控制处理单元 控制器控制 半自动化 控制环境 面积和 扫描器 通断电 电阻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光伏背板体积电阻率测试的装置,包括:环境箱:用于待测光伏背板预处理;参数测量单元:用于测量待测光伏背板的厚度及面积;电阻测试单元:用于测量待测光伏背板的电阻;控制处理单元:与环境箱、参数测量单元以及电阻测试单元连接,用于控制环境箱的运行以及处理参数测量单元以及电阻测试单元所获得的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扫描器以及红外线测距仪测得待测光伏背板的面积和厚度,数据准确;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预处理的过程以及最后电压平板的通断电,实现半自动化检测,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认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伏背板体积电阻率测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背板位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背面,对电池片起保护和支撑作用,需要具有可靠的绝缘性、阻水性、耐老化性。根据标准GB/T31034-2014规定,合格的光伏背板需要有良好的绝缘性,而且光伏背板在潮湿环境中保证绝缘性能降低在一定范围以内。
但是,完成上述性能的测试,现有的装置数据不太准确,因此有必要开发新型的测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准确率高的用于光伏背板体积电阻率测试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光伏背板体积电阻率测试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环境箱:用于待测光伏背板预处理;
参数测量单元:用于测量待测光伏背板的厚度及面积;
电阻测试单元:用于测量待测光伏背板的电阻;
控制处理单元:与环境箱、参数测量单元以及电阻测试单元连接,用于控制环境箱的运行以及处理参数测量单元以及电阻测试单元所获得的数据。
所述的环境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温度控制器和加湿器、固定在箱体内壁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数据处理器连接并将箱体内温度和湿度数据传递给控制处理单元,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与温度控制器和加湿器连接并用于控制温度控制器和加湿器的运行。根据标准规定,待测光伏背板先需在5%~10%湿度环境下保持48h之后,测定其体积电阻率,然后再湿度 90%~95%环境下保持48h,然后测定其电阻率,通过两次测定,然后判定该待测光伏背板是否合格。而环境箱则可以通过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来实现上述目的。
所述的参数测量单元包括玻璃底板、顶板、设置在玻璃底板下方的扫描器以及设置在顶板底面用于测定顶板至玻璃底板间距的红外光线测距仪,测量时,待测光伏背板水平放置在玻璃底板和顶板之间。通过扫描器将待测光伏背板的形状及大小扫描到控制处理单元中,并通过控制处理单元中的软件,赋予光伏背板的边缘一个坐标值,并通过该软件求得待测光伏背板的面积并记录在控制处理单元中;另外,由于待测光伏背板被夹在玻璃底板和顶板之间,所以玻璃顶板和顶板之间有间隙,且间隙的大小就是待测光伏背板的厚度,通过红外线测距仪实现待测光伏背板厚度 d的测试,并通过红外测距仪将厚度数据传递给控制处理单元并记录,该红外线测距仪采用现有装置,其工作原理与普雷茨特激光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销售的 CHRocodile IT产品相同。
所述的电阻测试单元包括可开闭的盒体、设置在盒体顶盖和盒体底座的两块电压平板、电源、连接在电源与两块电压平板连接线上的电流传感器以及开关,所述电流传感器和开关均与控制处理单元连接,测量时,待测光伏背板放置在两块电压平板之间。根据标准规定,待测光伏背板需在1500V电压下通电1h,然后断电保持1h,继续在1500V电压下通电1h,然后断电1h,最后在1500V电压下通电1h,然后读取第二次通电1500V和第三次通电1500V最先一秒和最后一秒的电流,分别计做I1、I2、I3、I4,并通过以下计算公式去其平均值作为平均电流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99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