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氧体磁瓦充退磁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79634.0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6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华;汪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天磁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马振亚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磁 铁氧体磁瓦 退磁控制 退磁 电路 本实用新型 单相可控硅 三相可控硅 触发模块 移相触发 触发端 交流接触器 三相变压器 初级线圈 互不干扰 切换单元 生产效率 磁通量 生产成本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氧体磁瓦充退磁控制电路,包括:连接三相变压器初级线圈的交流接触器;三相可控硅移相触发模块,所述三相可控硅移相触发模块的触发端连接PLC控制器;单相可控硅触发模块,所述单相可控硅触发模块的触发端连接PLC控制器;充磁、退磁切换单元。本实用新型一种铁氧体磁瓦充退磁控制电路具有充磁、退磁切换功能,使得在充磁、退磁时互不干扰,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限度的增加充磁的磁通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氧体磁瓦充退磁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铁氧体磁瓦被广泛应用在电子工业中,在铁氧体磁瓦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铁氧体磁瓦进行充磁,使磁瓦内部磁畴有规律的取向分布,同时,还需要将充磁后的磁瓦进行退磁,使磁瓦表面的磁场消除,以利于有规则的码放进入炉窑烧结。目前,在磁瓦合模阶段的充磁、退磁大多采用将充磁线圈和退磁线圈分开设置,独立进行充磁、退磁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一是为了避免充磁和退磁过程中正反电流彼此之间的冲击,造成电流不稳定而影响磁瓦磁性能,二是为了避免电流相互冲击损坏电路元件,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后,在磁瓦合模压盘有限的容置空间内要同时容纳充磁、退磁线圈,因此,充磁线圈的匝数只能减少,这必然会减小充磁线圈的磁通量,大大影响了充磁的效率和速度,不利于磁瓦内部磁畴的取向,影响了成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铁氧体磁瓦充退磁控制电路,该电路具有充磁、退磁切换功能,使得在充磁、退磁时互不干扰,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限度的增加充磁的磁通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包括:
连接三相变压器初级线圈的交流接触器;
三相可控硅移相触发模块,所述三相可控硅移相触发模块的三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第二、第三熔断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熔断器分别连接三相变压器次级线圈的三相线,所述三相可控硅移相触发模块的触发端连接PLC控制器;
单相可控硅触发模块,所述单相可控硅触发模块的单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第四、第五熔断器,所述第四、第五熔断器分别连接三相变压器次级线圈三相线其中的两相,所述单相可控硅触发模块的触发端连接PLC控制器;
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
充磁、退磁切换单元,该单元包括连接单相可控硅触发模块触发端的限流电阻,连接限流电阻另一端的整流二极管,所述整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以及电容的正极,三极管的发射极以及电容的负极连接直流电源负极,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的电磁线圈以及二极管的正极,继电器电磁线圈的另一端以及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直流电源正极;
所述三相可控硅移相触发模块的正、负输出端分别连接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第二常闭触点,第一常闭触点的另一端、第二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之间依次串连分流器和电磁线圈,所述分流器两端并接电流表;
所述单相可控硅触发模块的正、负输出端分别连接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第一常开触点,所述第二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常闭触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常闭触点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常闭触点的另一端、第二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之间连接电压表。
充磁时,由于单相可控硅触发模块的触发端没有来自PLC的触发信号,三极管截止,继电器不吸合,继电器的第一、第二常闭触点闭合,第一、第二常开触点断开,即退磁电路断开;退磁时,单相可控硅触发模块的触发端有来自PLC的触发信号,三极管导通,继电器吸合,继电器的第一、第二常闭触点断开,第一、第二常开触点吸合,即充磁电路断开,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充磁、退磁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天磁磁业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天磁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96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阀及其线圈骨架
- 下一篇:一种叠加式充磁线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