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套圈端面配对式间隔分料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77616.9 | 申请日: | 2018-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0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仲胜;蔡正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精力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88 | 分类号: | B65G47/88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陈龙 |
| 地址: | 31805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料槽 分料盘 分料电机 轴承套圈 本实用新型 分料机构 分料槽 配对 输出轴连接 方向一致 工序处理 间隔设置 开口方向 平面平行 周向转动 轴承加工 自动形成 开口 驱动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套圈端面配对式间隔分料机构,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它包括一号料槽和分料电机,所述的分料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分料盘从而能驱动分料盘周向转动,一号料槽连接分料盘且一号料槽所处的平面与分料盘所处的平面平行,所述的分料盘还连接有二号料槽和三号料槽,其中,一号料槽位于分料电机的一侧,二号料槽和三号料槽位于分料电机的另一侧,所述的分料盘上设有至少两个开口贯穿分料盘端部的分料槽,且每两个相邻的分料槽的开口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原先方向一致的轴承套圈自动形成间隔设置的方向不同的排列,从而便于后道工序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轴承套圈端面配对式间隔分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圆锥轴承套圈端面的加工过程中,套圈出来是保持一个方向排列进入到下道工序进行加工的,因圆锥轴承套圈的两边端面形状是不一样的,在下工序的加工过程中,相邻的轴承套圈端面靠在一起会产生接触不良,造成轴承套圈的精度达不到要求。通常情况下,在进入下工序之前,采用人工的方法将轴承套圈间隔的翻转180°,从而使装配时的轴承套圈保持背靠背或面靠面的组合,避免轴承套圈之间的相互磨损,但人工操作的方式,生产效率低下,且容易造成人为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轴承套圈端面配对式间隔分料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套圈端面配对式间隔分料机构,包括一号料槽和分料电机,所述的分料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分料盘从而能驱动分料盘周向转动,一号料槽连接分料盘且一号料槽所处的平面与分料盘所处的平面平行,所述的分料盘还连接有二号料槽和三号料槽,其中,一号料槽位于分料电机的一侧,二号料槽和三号料槽位于分料电机的另一侧,所述的分料盘上设有至少两个开口贯穿分料盘端部的分料槽,且每两个相邻的分料槽的开口方向相反。
在上述的轴承套圈端面配对式间隔分料机构中,所述的二号料槽和三号料槽分别位于分料盘的两侧,所述的三号料槽的端部设有能使轴承套圈翻转180°的翻料板。
在上述的轴承套圈端面配对式间隔分料机构中,所述的翻料板连接三号料槽的侧壁,三号料槽的端部设有定位挡板且定位挡板位于翻转板的外侧,翻料板包括与三号料槽侧部连接的弧形翻板,以及连接弧形翻板的竖直翻板,二号料槽的端部连接倾斜下料板。
在上述的轴承套圈端面配对式间隔分料机构中,所述的二号料槽的端部延伸出三号料槽的端部外,倾斜下料板位于翻转板的前方。
在上述的轴承套圈端面配对式间隔分料机构中,所述的倾斜下料板和竖直翻板分别连接进料槽,进料槽上且与竖直翻板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翻转保护板,所述的翻转保护板顶部延伸出弧形翻板上方。
在上述的轴承套圈端面配对式间隔分料机构中,所述的分料槽在转动时靠近进料槽的一侧设有倾斜出料部,二号料槽和三号料槽上分别设有出料挡板,二号料槽上的出料挡板和三号料槽上的出料挡板分别位于分料盘的两侧。
在上述的轴承套圈端面配对式间隔分料机构中,所述的分料盘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块固定在机座上的套圈防逃逸板,所述的套圈防逃逸板与分料盘间隙配合。
在上述的轴承套圈端面配对式间隔分料机构中,每块套圈防逃逸板还连接有一块呈弧形且罩设在分料盘上方的侧部防逃逸板,两块侧部防逃逸板分别靠近一号料槽和进料槽。
在上述的轴承套圈端面配对式间隔分料机构中,所述的分料槽有四个,且四个分料槽间隔均匀设置在分料盘上。
在上述的轴承套圈端面配对式间隔分料机构中,所述的一号料槽、二号料槽和三号料槽分别由分料盘往进料槽的方向从高到底倾斜设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精力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精力轴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76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