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造砂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77571.5 | 申请日: | 2018-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8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颜邦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台中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5/08 | 分类号: | B22C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201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叶片 铸造砂 送料桶 冷却系统 送料装置 出水管 出水盘 进水管 进水盘 冷却 本实用新型 出料装置 一端连接 转动连接 旋转部 桶壁 技术方案要点 空心结构 喷淋装置 驱动装置 重复利用 固定部 进料仓 内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造砂冷却系统,涉及冷却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铸造砂冷却系统,包括进料仓、送料装置、喷淋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出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螺旋叶片,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进水管出水管;送料桶包括旋转部和固定部,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旋转部的内壁;螺旋叶片靠近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盘,且所述进水盘与进水管转动连接;所述螺旋叶片靠近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盘,且所述出水盘与出水管转动连接;螺旋叶片、进水盘以及出水盘均为空心结构。本实用新型进入送料桶内部的铸造砂,经过送料桶桶壁和螺旋叶片的冷却后,从出料装置离开,铸造砂经过了送料桶桶壁和螺旋叶片两种冷却后,温度会降低,使铸造砂能够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铸造砂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铸造工厂中,采用消失模铸造生产铸件是经常采用的铸造方法,当生产的铸件批量大时,用于消失模铸造的铸造砂温度高,为了铸造砂的循环利用,需要对铸造砂进行冷却。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63904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消失模铸造晾砂设备,包括晾砂滚筒以及喷淋装置,所述晾砂滚筒包括筒体以及筒体驱动机构,所述筒体的内壁上焊接有螺旋输送板,筒体两端分别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筒体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器、驱动轮和被滚轮,其中驱动轮和被动轮通过轴承座固定在轮架上,驱动轮通过减速器与电机连接,筒体架设在驱动轮和被动轮之间;所述喷淋装置是一根喷淋管,喷淋管设置在筒体上方,喷淋管上的喷孔正对筒体。本实用新型采用滚筒晾砂配合喷淋降温,可以快速降低铸造砂的温度,同时采用除尘器对晾砂过程中产生的尘埃进行除尘。
这种消失模铸造晾砂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只经历了筒体的冷却,对于内部不与筒体内壁接触的砂子很难进行冷却,冷却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铸造砂冷却效果的铸造砂冷却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砂冷却系统,包括进料仓、设置在进料仓一侧的送料装置、设置在送料装置上方的喷淋装置、设置在送料装置底端的驱动装置以及设置在送料装置远离进料仓一侧的出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送料桶和固定在送料桶内部的螺旋叶片,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螺旋叶片一端的进水管和另一端的出水管;所述送料桶包括旋转部和设置在旋转部两端的固定部,所述螺旋叶片固定在旋转部的内壁,驱动装置带动旋转部转动;所述螺旋叶片靠近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盘,且所述进水盘与进水管转动连接;所述螺旋叶片靠近出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盘,且所述出水盘与出水管转动连接;螺旋叶片、进水盘以及出水盘均为空心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铸造砂进入送料桶的内部,从送料桶的进料端运输到出料端,在此过程中,铸造砂与螺旋叶片以及送料桶的内壁进行接触降温,铸造砂经过了送料桶桶壁和螺旋叶片两种冷却后,提高了铸造砂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叶片上固定有若干搅拌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杆对铸造砂进行搅拌,使铸造砂与送料桶内壁或螺旋叶片充分接触,提高冷却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杆为空心结构,并且与螺旋叶片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杆也对铸造砂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冷却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料管,所述进料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出料管,且第二出料管与第一出料管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出料仓不同位置对铸造砂进行出料,减少铸造砂堆积在出料管管口的情况产生,提高铸造砂的出料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台中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台中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75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