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增产氰化氢的用于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的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75818.X | 申请日: | 2018-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6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谈亮飞;吴文超;毛菀钰;王立国;李捷;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晟兰石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8/24 | 分类号: | B01J8/24;C07C253/26;C07C25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曹治丽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器主体 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 进料分布器 旋风分离器 丙烯腈 进料部 进料口 流化床层 丙烯氨 出料部 氰化氢 料腿 收率 氢氰酸 化学工程技术 催化剂床层 反应物出口 含氧化合物 含氧气体 空气格栅 增产 上端 衔接处 圆柱状 下端 乙腈 紧贴 外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增产氰化氢的用于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的反应器,属于化学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反应器从下而上依次为进料部,反应器主体以及出料部;进料部自下而上分别设置有含氧气体进料口、空气格栅、进料分布器,进料分布器设在进料部与反应器主体的衔接处,并通过管道与位于反应器主体外部的进料口相连接;反应器的主体为圆柱状,反应器主体内部的上端有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下设有料腿,反应器主体内部的下端设有催化剂床层,反应器主体内部紧贴进料分布器处设有流化床层,旋风分离器通过料腿与流化床层连接;出料部的顶部设有反应物出口;设有含氧化合物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保证丙烯腈收率基本不变,氢氰酸、乙腈收率显著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增产氰化氢的用于氨氧化制丙烯腈的反应器。
背景技术
现如今人类与化工的关系十分密切,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代生活中,几乎随时随地都离不开化工产品,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到文化艺术、娱乐等精神生活,都需要化工产品为之服务,有些化工产品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起着划时代的重要作用。
化学工程领域可以说涉及到的反应是各种各样的,就比如说氨的氧化反应,它是将含有甲基的脂肪族或芳香族有机物在催化剂存在下用空气和氨氧化为相应的腈类的反应。腈类化合物如丙烯腈、间苯二腈、氯苯甲腈等,是重要的医药、农药、染料中间体。其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亚硝酰氯氰化法和氨氧化法。其中,亚硝酰氯氰化法由于原料与溶剂价格较贵,不具有经济优势。大多数化工企业均采用氨氧化法制备腈,其基本原理是将烃类或卤代烃原料气、氨气和空气为反应原料通入反应器,然而现有技术的反应器普遍存在氰化氢收率偏低的现象。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反应器普遍存在氰化氢收率偏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增产氰化氢的用于氨氧化制丙烯腈的反应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增产氰化氢的用于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的反应器,所述反应器从下而上依次为进料部,反应器主体以及出料部;
所述进料部自下而上分别设置有含氧气体进料口、空气格栅、进料分布器,所述进料分布器设在所述进料部与所述反应器主体的衔接处,并通过管道与位于所述反应器主体外部的进料口相连接;
所述反应器的主体为圆柱状,所述反应器主体内部的上端有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下设有料腿,所述反应器主体内部的下端设有催化剂床层,所述反应器主体内部紧贴所述进料分布器处设有流化床层,所述旋风分离器通过料腿与所述流化床层连接;
所述出料部的顶部设有反应物出口;
在所述流化床层的稀相区部位设有含氧化合物进料口。
所述流化床层的高度为自所述进料分布器而上的所述反应器主体高度的60-85%。
所述含氧化合物进料口的位置设在所述流化床高度的80%以上的所述反应器主体的侧壁处。
所述含氧化合物的进料口由导管与喷雾器组成。
所述喷雾器开口方向与主物料流动方向相同。
所述含氧化合物进料口外表面覆盖绝热层。
在所述含氧化合物进料口与所述进料分布器之间还设有补充氧气进料口。
所述补充氧气进料口的方向与主物料流动方向相反。
所述补充氧气进料口设在所述含氧化合物进料口下方24~30厘米处。
所述反应器主体内部设有冷却盘管。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晟兰石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晟兰石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58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