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球充气平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75443.7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7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启云;杨荣康;雷勇;曹晓钟;文思正;赵培涛;肖迪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化工株洲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28 | 分类号: | F16F15/28;B64B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8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进气嘴 连接管 进气通道 平衡器 气球 配重块 充气过程 双球 本实用新型 充气装置 气象探测 探空气球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象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球充气平衡器。包括配重块、第一充气连接管、第二充气连接管、第一进气嘴和第二进气嘴,配重块上设有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第一进气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进气嘴和第一连接管,第二进气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进气嘴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进气嘴和第二进气嘴分别与充气装置连接,第一充气连接管和第二充气连接管分别与内气球和外气球连接。该平衡器操作简单,不需要更换接头就能够同时对内气球和外气球充气,且该平衡器中的配重块避免了在充气过程中探空气球飞起,保证了充气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象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球充气平衡器。
背景技术
探空气球是人类研究平流层的重要工具,在气象学发展和天气预报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探空气球是人类研究平流层的重要工具,在气象学发展和天气预报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探空气球的技术发展,出现了两个气球套在一起的探空气球,在使用时,对两个气球分别充气。
现在进行双球充气时,先内球充气,再外球充气。在充气过程中,需要更换管路,充气装置在对探空气球进行充气时,需要借助平衡器,在充气过程中,平衡器有时会离开地面,平衡器与空气摩擦容易产生静电。因而这样的平衡器操作起来比较麻烦、繁琐,且可能会因平衡器在充气过程中产生静电引发爆炸而产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平衡器无法同时对双球探空气球进行充气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球充气平衡器,其包括配重块、第一充气连接管、第二充气连接管、第一进气嘴和第二进气嘴,所述配重块上设有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进气嘴和第一充气连接管,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进气嘴和第二充气连接管,所述第一进气嘴和第二进气嘴分别与充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充气连接管和第二充气连接管分别与内气球和外气球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均为竖直设置的L形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充气连接管和第二充气连接管均竖直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嘴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
其中,所述第一充气连接管的下端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内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
其中,所述第二进气嘴上设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内设有与所述第三外螺纹配合的第三内螺纹。
其中,所述第二充气连接管的下端设有第四外螺纹,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内设有与所述第四外螺纹配合的第四内螺纹。
其中,所述第一充气连接管的上端和第二充气连接管的上端分别设置快接接头。
其中,所述配重块、第一充气连接管、第二充气连接管、第一进气嘴和第二进气嘴均采用铜制成,所述配重块通过连接线接地。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球充气平衡器,包括配重块、第一充气连接管、第二充气连接管、第一进气嘴和第二进气嘴,配重块上设有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第一进气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进气嘴和第一连接管,第二进气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进气嘴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进气嘴和第二进气嘴分别与充气装置连接,第一充气连接管和第二充气连接管分别与内气球和外气球连接。该平衡器操作简单,不需要更换接头就能够同时对内气球和外气球充气,且该平衡器中的配重块避免了在充气过程中探空气球飞起,保证了充气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化工株洲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化工株洲橡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54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