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液比例节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74505.2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1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毕长飞;崔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F16K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8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壳体 电液比例节流阀 本实用新型 比例节流阀 新型电液 固定柱 拆卸 连通 维修 流量调节按钮 底部活动 顶部设置 方便拆卸 工作效率 微型电机 控制器 出液管 活动框 进液管 下壳体 限位块 限位柱 滑槽 滑块 滑柱 卡槽 卡柱 省时 通槽 转盘 转轴 省力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液比例节流阀,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流量调节按钮,所述上壳体的左侧连通有进液管,所述上壳体的右侧连通有出液管,所述上壳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柱、通槽、限位柱、卡槽、箱体、微型电机、转轴、转盘、滑柱、限位块、活动框、卡柱、滑槽、滑块和控制器相互配合,达到了方便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液比例节流阀在损坏时,拆卸较为繁琐的问题,使维修人员在对电液比例节流阀进行拆卸时,省时省力,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电液比例节流阀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流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电液比例节流阀。
背景技术
节流阀是通过改变节流截面或节流长度以控制流体流量的阀门,将节流阀和单向阀并联则可组合成单向节流阀,节流阀和单向节流阀是简易的流量控制阀,在定量泵液压系统中,节流阀和溢流阀配合,可组成三种节流调速系统,即进油路节流调速系统、回油路节流调速系统和旁路节流调速系统,节流阀没有流量负反馈功能,不能补偿由负载变化所造成的速度不稳定,一般仅用于负载变化不大或对速度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在电液进行调节流量时,需要用到电液比例节流阀,以便于调节电液流量时使用,目前现有的电液比例节流阀在损坏时,拆卸时较为繁琐,使维修人员在对电液比例节流阀进行拆卸时,容易出现费时费力的状况,增加了维修人员的劳动量,降低了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了电液比例节流阀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液比例节流阀,具备方便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液比例节流阀在损坏时,拆卸较为繁琐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液比例节流阀,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流量调节按钮,所述上壳体的左侧连通有进液管,所述上壳体的右侧连通有出液管,所述上壳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壳体;
所述上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下壳体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靠近固定柱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下壳体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滑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卡柱远离活动框的一端贯穿至卡槽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滑槽的一侧与活动框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限位柱关于下壳体内壁的底部呈中心对称。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微型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MAM-200。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液比例节流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柱、通槽、限位柱、卡槽、箱体、微型电机、转轴、转盘、滑柱、限位块、活动框、卡柱、滑槽、滑块和控制器相互配合,达到了方便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液比例节流阀在损坏时,拆卸较为繁琐的问题,使维修人员在对电液比例节流阀进行拆卸时,省时省力,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劳动量,提高了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电液比例节流阀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未经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45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