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辊矫直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71446.3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8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李文喜;杨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2 | 分类号: | B21D1/02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帅玲 |
地址: | 441004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辊 多辊 出口张力辊组 入口张力辊 矫直机组 延伸率 带钢 矫直 本实用新型 多辊矫直机 金属板材 拉弯矫直 弯曲作用 逐渐递减 小包角 板面 浪形 屈服 加工 | ||
一种多辊矫直机组,用于金属板材加工。多辊矫直机置于入口张力辊组与出口张力辊组之间;入口张力辊组包括张力辊一、张力辊二、张力辊三和张力辊四;出口张力辊组包括张力辊五、张力辊六、张力辊七、张力辊八。本实用新型可针对冷硬带钢屈服强度大、延伸率低、内应力大以及板面瓢曲浪形的特点,在小张力、微量延伸率的条件下,利用拉弯矫直和多辊矫直的小包角、多道次、逐渐递减的连续正、反弯曲作用,实现冷硬带钢的矫直,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材加工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辊矫直机组。
背景技术
特硬态、硬软态双金属、不锈钢和膨胀合金钢广泛应用于家电、厨房设备、医疗器械、金属软管、计算机配件、手机及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经过冷轧加工后的这类带钢,具有屈服强度大,延伸率低等特点,同时因为其内应力比较大,板面常有瓢曲、浪形等缺陷。
目前,冷轧带钢矫直广泛使用的拉伸弯曲矫直机将带着一定张力的带钢沿着工作辊辊面进行拉伸弯曲,经过反复弯曲拉矫,板带材发生塑性变形,在去除张力后,板带仍然保持平直。但针对高强度带钢,拉伸弯曲矫直机需要大延伸率进行矫直,这类高屈服强度、低延伸率的冷硬薄板显然不适用于拉伸弯曲矫直机。
平行辊式矫直机采用小直径的工作辊通过正反交替弯曲带材,拉伸应力和弯曲应力叠加,使带材中不等长纵向纤维组织在全厚度上同时被塑性延伸拉长,弹性收缩后再全宽度上保持相同长度,以减小或基本消除导致板形不良的带材内应力,从而获得很高的平直度。但针对高屈服强度、低延伸率的冷硬薄板,平行辊式矫直机同样无法矫直。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辊矫直机组,以改善冷硬带钢板形的矫直质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多辊矫直机置于入口张力辊组与出口张力辊组之间;入口张力辊组包括张力辊一、张力辊二、张力辊三和张力辊四;出口张力辊组包括张力辊五、张力辊六、张力辊七、张力辊八。
所述张力辊一的电机一、减速机一及气动制动器一装在传动底座一上,胶辊经联轴器一、减速机一、带制动盘联轴器一与电机一连接,装在入口底座上的压辊架一上带有压辊一,压辊一通过油缸一的作用压在张力辊一上;张力辊二的电机二、减速机二及气动制动器二装在传动底座二上,胶辊经联轴器二、减速机二、带制动盘联轴器二与电机二连接;张力辊三的电机三、减速机三及气动制动器三装在传动底座三上,胶辊经联轴器三、减速机三、带制动盘联轴器三与电机三连接;张力辊四的电机四、减速机四及气动制动器四装在传动底座四上,胶辊经联轴器四、减速机四、带制动盘联轴器四与电机四连接。
所述多辊矫直机包括上机架、下机架、快开油缸、压下电机、滑枕、偏转电机、凸度调整装置、辊盒、拖链、换辊小车和吊架;上机架与下机架之间用翻转轴铰接,快开油缸的活塞杆与上机架固定在一起,上机架通过快开油缸活塞杆的伸缩进行打开与关闭;凸度调整装置置于下机架内,为多组,凸度调整装置的上楔铁与下楔铁之间为楔形面接触,下楔铁与伺服油缸连接,下楔铁通过伺服油缸驱动,以局部调整辊盒中的下辊盒与上辊盒之间的间隙,上楔铁上装有油嘴;压下电机动作,驱动滑枕和辊盒中的上辊盒向上、下运动,整体调整上辊盒与下辊盒之间的间隙;换辊小车上的摇把与滑块螺纹连接,松开上辊盒与上机架之间的连接螺钉,将上辊盒置于下辊盒上,摇动摇把,通过滑块上的挂钩,将辊盒从多辊矫直机中拉出,用螺杆调节换辊小车的高度,吊架将辊盒吊出维修;偏转电机通过滑枕与上辊盒连接,驱动偏转电机,可调节辊盒的上辊盒与下辊盒开口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14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