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境监测水质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70883.3 | 申请日: | 2018-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6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明 |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 地址: | 362251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箱 齿轮轴 水质收集 出水管 导流板 过滤网 皮带轮 入水管 输入轴 底端 瓶槽 提手 转盘 环境监测 本实用新型 传动连接 底部开口 啮合连接 减速机 输出轴 万向轮 上端 水瓶 箱盖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境监测水质收集装置,包括采样箱,所述采样箱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采样箱上端设有提手,所述提手下部固定有箱盖,所述采样箱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采样箱内部且过滤网的底端安装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底部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底部两侧安装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采样箱的内部底端设有瓶槽,所述瓶槽固定连接在圆盘的两端,所述圆盘的底部固定连接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轴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输入轴与减速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该装置便于水的采集和水瓶的更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监测水质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一些物质进行监测,得出数据,才能够对其进行整改,比如有大气监测,土壤监测等待,大气监测是时刻对大气内的成分进行检查,因为随着生活的经济加快,人们越来只是注重经济从而忽略了环境,一些重工业为了赚更大的利润,不去对排出的废气进行处理就直接排放,不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就直接向河流内排放,有的直接排放到地下,环境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被破坏,导致现在的情况就是空气中出现了霾,水质变得差,呼吸人们都要一些措施,才感觉呼吸使安全的,更别说水质了,所以对水质的监测使非常重要的,各类水域、水源的水质监测,是环保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关系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生产发展及城乡居民的卫生健康,水质采样是水质监测工作的第一步,不但对采样操作过程有标准要求,对采集到的瓶装水样分配编号、存放和转运也有标准要求水质采样人员每次去不同的水质区、段、点,需要采集,这就会对采集装置有了一定的要求。
过去的采集装置不能对水先进行过滤,直接对水监测,这样监测出来的结果和实际是有些误差的,而且传统的采样装置对采集瓶的换取,也是很单一的,不能够替换及时,对水质的收集监测起不到好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监测水质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监测水质收集装置,包括采样箱,所述采样箱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采样箱上端设有提手,所述提手下部固定有箱盖,所述采样箱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采样箱内部且过滤网的底端安装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底部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底部两侧安装有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采样箱的内部底端设有瓶槽,所述瓶槽固定连接在圆盘的两端,所述圆盘的底部固定连接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齿轮轴,所述第一齿轮轴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轴,所述第二齿轮轴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输入轴与减速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采样箱前侧安装有前盖且前盖的中间处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瓶槽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上固定连接有减震板。
优选的,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入水管通过固定杆与采样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盖与采样箱通过铰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采样箱内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且固定皮带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一种环境监测水质收集装置,与传统相比,在采样箱内装有过滤网,水的收集更加干净,在采集瓶的位置装有可以旋转的转盘,可以方便的拿取采集瓶,瓶槽底部装有减震板,对采集瓶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对采样瓶的调换也是更加方便,还可以移动到别的地方,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A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明,未经陈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08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