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填料塔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70554.9 | 申请日: | 2018-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4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缪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市鑫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毛洪梅 |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件 塔体 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 液体分布器 分流本体 气体进口 液体进口 填料塔 气体分离技术 中空圆台形 平滑连接 气体出口 上宽下窄 塔体内壁 液体出口 分布器 传质 底端 环设 两层 开口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填料塔,属于气体分离技术领域,包含塔体和至少两层填料,塔体的下部有气体进口,塔体的顶部有气体出口,塔体的上部有液体进口,塔体的底部有液体出口,填料置于气体进口的上部和液体进口的下部之间,填料之间设有一液体分布器,液体分布器包括环设固定在塔体内壁上的连接板以及平滑连接在连接板的环形内侧的分流本体,连接板为上宽下窄且顶部与底部均开口的中空圆台形板,分流本体包括与连接板的底端相连且为环形的第一分流件、固定在第一分流件底部的环形的第二分流件以及固定在第二分流件底部的第三分流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传质效果好,不仅使得液体的分布更加均匀,且可减少分布器堵塞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填料塔。
背景技术
填料塔是利用塔内填料增加液体与气体接触面积实现气液间传质而达到分离气体成分的设备。现有的填料塔由于洗涤液从上往下流动过程中分布不均、产生壁流现象,即当液体沿填料层向下流动时,有逐渐向塔壁集中的趋势,使得塔壁附近的液流量逐渐增大,影响气液的传质效果的现象,进而影响原料气的分离效果。此外,填料塔在化工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研究开发一种传质效果好,不仅使得液体的分布更加均匀,且可减少分布器堵塞现象的填料塔,对于化工领域的节能降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传质效果好,不仅使得液体的分布更加均匀,且可减少分布器堵塞现象的填料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填料塔,结构简单,传质效果好,不仅使得液体的分布更加均匀,且可减少分布器堵塞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填料塔,包含塔体和至少两层填料,塔体的下部有气体进口,塔体的顶部有气体出口,塔体的上部有液体进口,塔体的底部有液体出口,填料置于气体进口的上部和液体进口的下部之间,填料之间设有一液体分布器,液体分布器包括环设固定在塔体内壁上的连接板以及平滑连接在连接板的环形内侧的分流本体,连接板为上宽下窄且顶部与底部均开口的中空圆台形板,分流本体包括与连接板的底端相连且为环形的第一分流件、固定在第一分流件底部的环形的第二分流件以及固定在第二分流件底部的第三分流件,第一分流件的顶部设有环形的第一凹槽,第二分流件的顶部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第三分流件的顶部设有环形的第三凹槽,第一凹槽朝向塔体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外孔,第一凹槽背离塔体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内孔,第一外孔的数量小于第一内孔的数量,第二凹槽朝向塔体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二外孔,第二凹槽背离塔体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二内孔,第二外孔的数量小于第二内孔的数量,第三凹槽朝向塔体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三外孔,第三凹槽背离塔体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三内孔,第三外孔的数量小于第二内孔的数量,且第二凹槽朝向塔体的一侧顶部固定在第一凹槽背离塔体的一侧底部,第三凹槽朝向塔体的一侧顶部固定在第二凹槽背离塔体的一侧底部。
优选的,分流本体还包括若干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第四分流件,最上方的第四分流件固定在第三分流件的底部,第四分流件的顶部均设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朝向塔体的一侧设有若干第四外孔,第四凹槽背离塔体的一侧设有若干第四内孔,且第四内孔的数量大于第四外孔的数量,且位于下侧的第四凹槽朝向塔体的一侧顶部固定在位于其上侧的第四凹槽背离塔体的一侧底部。
优选的,第一外孔的直径小于第一内孔的直径,第二外孔的直径小于第二内孔的直径,第三外孔的直径小于第三内孔的直径,使得内侧的流速更快。
优选的,液体进口与填料之间还设有旋流板式分布器,旋流板式分布器的旋流板沿着所述旋流板式分布器的轴线方向旋转,使得从液体进口落到填料上的液体分布更均匀。
优选的,旋流板式分布器与填料之间还有防壁流圈,防壁流圈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结构,防壁流圈的大端与所述塔体相连。
优选的,第一外孔的数量为9个,第一内孔的数量为18个,第二外孔的数量为9个,第二内孔的数量为18个,第三外孔的数量为9个,第三外孔的数量为18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市鑫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溧阳市鑫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705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烟气微雾脱硫除尘超净排放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加碱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