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桩基施工中孤石打捞的筒钻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567994.9 | 申请日: | 2018-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9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赵中连;魏军辉;郭丙瑞;吴震;靳元方;张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27/00 | 分类号: | E21B27/00;E21B3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形筒体 打捞 孤石 桩基施工 下开口 本实用新型 打捞作业 回旋钻机 坚硬物体 筒钻 钢丝绳 工作效率 不安全 接头体 驱动筒 侧壁 固连 均布 水排 同轴 桩孔 钻齿 钻杆 钻进 开口 地下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桩基施工中孤石打捞的筒钻,包括下开口结构的圆柱形筒体,所述圆柱形筒体上同轴向上固连有与钻杆相连接的接头体;圆柱形筒体下开口内设置有由钢丝绳构成的打捞网,在圆柱形筒体下开口边沿均布固定多个有钻齿,位于圆柱形筒体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气体和水排出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专为回旋钻机桩基施工而设计。当施工钻进过程中遇到地下有孤石或其他坚硬物体时,通过回旋钻机驱动筒钻将孤石和坚硬物体打捞出桩孔之外,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省去打捞人员下到孔底打捞作业,消除了打捞作业的不安全因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桥梁桩基施工,尤其是涉及用于桩基施工中孤石打捞的筒钻。
背景技术
在河道桥梁施工中,对于地质情况较差的河道,如河床全部为细砂、粉细砂,同时受河道游荡多变及冲刷强度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钻孔作业风险高、施工难度大;在上述地质条件下,桩基施工多采用回旋钻机。但是,为了防洪的需要,河道中常常建筑有防洪控岛,为防止河水冲刷控岛,河务部门每年都需要填筑大量片石,造成河床下部沉积大量的孤石、卵石;因此在桩基施工中,回旋钻机在钻进过程中遇到地下有孤石或其他坚硬物体时,将导致回旋钻机无法钻进。为解决此问题,目前的办法是由人工穿戴潜水服潜入水下打捞,这不仅工作效率低而延误工期,同时存在打捞人员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桩基施工中孤石打捞的筒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桩基施工中孤石打捞的筒钻,包括下开口结构的圆柱形筒体,所述圆柱形筒体上同轴向上固连有与钻杆相连接的接头体;圆柱形筒体下开口内设置有由钢丝绳构成的打捞网,在圆柱形筒体下开口边沿均布固定多个有钻齿,位于圆柱形筒体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气体和水排出的开口。
所述打捞网由至少两根沿所述圆柱形筒体直径间隔布置的支撑钢丝绳和多根活动钢丝绳;每根所述支撑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圆柱形筒体侧壁固定连接;每根所述活动钢丝绳的一端分别与圆柱形筒体侧壁固定连接而另一端悬空搭在支撑钢丝绳上,活动钢丝绳的长度大于圆柱形筒体的半径。
多根所述活动钢丝绳的固定端和悬空端交叉设置,每根活动钢丝绳的悬空端分别绑扎有钢扎丝。
在所述圆柱形筒体下开口外周面上套装焊接有加强环,多个所述钻齿均布焊接在所述加强环上。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专为回旋钻机桩基施工而设计。当施工钻进过程中遇到地下有孤石或其他坚硬物体时,通过回旋钻机驱动筒钻将孤石和坚硬物体打捞出桩孔之外,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省去打捞人员下到孔底打捞作业,消除了打捞作业的不安全因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筒钻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筒钻的纵剖结构示意图(图中隐去打捞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现以直径为200cm的桩孔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79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拟针管推送的封孔器
- 下一篇:一种含有特殊切削齿刀片磨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