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倾倒防渗漏楼板厚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7735.6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5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史浩南;游杰勇;龙明;刘金鹏;陈全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0 | 分类号: | E04G2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0009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圆柱 厚度控制装置 楼板 连接条 耳部 防渗漏楼板 防倾倒 混凝土浇筑过程 本实用新型 预留固定孔 控制装置 楼板浇筑 楼板模板 施工进度 质量安全 大跨度 固定孔 水房间 有效地 止水片 板面 渗漏 混凝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倾倒防渗漏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包括无耳空心圆柱、连接条和带耳空心圆柱,无耳空心圆柱与带耳空心圆柱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条连接组成该楼板厚度控制装置,连接条中部设置有止水片,楼板厚度控制装置的高度与楼板厚度相同,所述带耳空心圆柱设有多个耳部,每个耳部上预留固定孔,带耳空心圆柱通过耳部上的固定孔固定在楼板模板上。该控制装置适用于控制大跨度板面、有水房间等楼板上,以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方便快捷有效的控制楼板浇筑混凝土厚度且有效地防止渗漏,便于加固的楼板厚度控制装置,满足工程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的一种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时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尤其是浇筑过程中预防倾倒的楼板厚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楼板的厚度对工程结构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楼板厚度过厚或过薄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楼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楼板厚度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现阶段房屋住宅设计中,卫生间、厨房以及阳台等部位通常比楼层标高低,楼板厚度也往往不同,现场钢筋绑扎高低不平,均给楼板厚度的控制带来了不便。
根据现场施工经验及调查发现,传统的施工工艺中,对楼板厚度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均有一定的缺陷,如最常见的插钎法控制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控制效果不明显,插钎无法保证始终垂直于模板,这样就会引起厚度不均。第二种楼板厚度控制方法中,常见的楼板厚度控制器为圆柱形的混凝土预制块,端部预留铁钉,此种厚度控制器固定效果不明显,容易倾倒,浇筑过程中控制效果不明显,且混凝土预制块与新浇混凝土接触面粘结不紧密,存在渗漏隐患,无法使用在有水房间。且通过上述两种常用控制办法控制楼板厚度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楼板厚度测量过程中发现厚度控制效果仍不明显,多处楼板厚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倾倒防渗漏的楼板厚度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适用于控制大跨度板面、有水房间等楼板上,以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方便快捷有效的控制楼板浇筑混凝土厚度且有效地防止渗漏,便于加固的楼板厚度控制装置,满足工程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倾倒防渗漏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包括无耳空心圆柱、连接条和带耳空心圆柱,无耳空心圆柱与带耳空心圆柱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条连接组成该楼板厚度控制装置,连接条中部设置有止水片,楼板厚度控制装置的高度与楼板厚度相同,所述带耳空心圆柱设有多个耳部,每个耳部上预留固定孔,带耳空心圆柱通过耳部上的固定孔固定在楼板模板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条的数量为3个。
优选的,所述无耳空心圆柱、连接条、带耳空心圆柱、止水片均为PVC材质。
优选的,所述连接条为圆弧状。
优选的,所述耳部的数量为3个。
优选的,所述止水片为圆盘状,圆周向无耳空心圆柱方向设有翻边。
优选的,所述耳部外轮廓比止水片的外轮廓宽。
优选的,改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在使用时按间距1.5m梅花形布置在楼板模板上,便于使用刮杠进行找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楼板厚度控制装置控制楼板厚度准确,加固方便,结构简单,防倾倒防渗漏,完全嵌固在混凝土中,不会掉落,并且接触面不会与混凝土产生通长缝隙,重量较小,运输便利。该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可进行定制,大批量生产,便于在工程施工中使用,方便施工,更重要的是可有效控制楼板厚度,节约维修成本。该楼板厚度控制装置适用于所有板面,以方便有效控制楼板厚度,满足了工程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需要,具体来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77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附着式混沌振动振捣器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钢筋智能捆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