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房屋建筑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7410.8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2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程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合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基 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 房屋建筑 混凝土柱 减震作用 橡胶块 混凝土 混凝土台 上端固定 左右两壁 上端 混凝 上柱 通孔 左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房屋建筑,包括地基和建筑,所述建筑左右两壁面下侧固定设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左端设有第一减震装置,所述建筑下方设有地基,所述地基上端设有多个混凝土柱,所述混凝上柱上端固定设有混凝土台,所述混凝土台上开有多个通孔,所述混凝土台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二减震装置,所述混凝土柱之间的地基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三减震装置,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安全性高,效果好,利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房屋建筑。
背景技术
地震是一种多发自然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发生过破坏性地震的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0%以上,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地震引起的震动对工业建筑会产生毁灭性的破坏,不仅对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还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防止地震对建筑的危害,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抗震结构体系,依靠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来耗散地震能量,使结构免于倒塌。但传统抗震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的不利因素,如地震的不确定性,经济性,修复困难,造价高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房屋建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房屋建筑,包括地基和建筑,所述建筑左右两壁面下侧固定设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左端设有第一减震装置,所述建筑下方设有地基,所述地基上端设有多个混凝土柱,所述混凝土柱上端固定设有混凝土台,所述混凝土台上开有多个通孔,所述混凝土台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二减震装置,所述混凝土柱之间的地基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三减震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套筒、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套筒左端固定安装在地基上,所述第一套筒右端嵌套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右端固定连接在橡胶块的左端上,所述第一伸缩杆外部套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套筒的右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橡胶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装置包括第二套筒、第二伸缩杆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套筒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台上,所述第二套筒上端嵌套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上端固定连接在建筑的底端,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外部套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套筒的上端,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建筑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第三减震装置包括第三套筒、第三弹簧、第三伸缩杆和活动板,所述第三套筒固定连接在地基上端,所述第三套筒内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套筒内部底端,所述第三弹簧上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板下端,所述活动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的下端,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上端穿过通孔固定连接在建筑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减震作用的房屋建筑,能够有效的减缓房屋建筑的震动,建筑底端的第二减震装置和第三减震装置防止房屋的猛烈撞击,分两次不同层次的缓冲来降低其震动,有效的减少房屋的损坏和坍塌。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安全性高,效果好,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房屋建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房屋建筑的第三减震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房屋建筑的图1的A区放大示意图;
图4为一种具有减震作用的房屋建筑的图1的B区放大示意图。
图中:1-建筑,2-橡胶块,3-第一套筒,4-地基,5-混凝土柱,6-第三减震装置,7-通孔,8-混凝土台,9-第二套筒,10-第三伸缩杆,11-第三套筒,12-第三弹簧,13-活动板,14-第一伸缩杆,15-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 17-第二伸缩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合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合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74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地下坑道局部隔震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层建筑内紧急避难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