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能耗高热值的成型燃料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7378.3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1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付鑫;周宏方;王志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L5/40 | 分类号: | C10L5/40;C10L5/44;C10L5/46;C10J3/00;C10B5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国强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加热炉 秸秆储存 成型燃料 储存仓 低能耗 生物质气化炉 本实用新型 挤压成型机 预糊化淀粉 处理装置 链条炉排 第一级 咖啡渣 生物质能源利用 固体成型燃料 混合搅拌器 生物质利用 出口连接 发展应用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能耗高热值的成型燃料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级秸秆储存仓、第二级秸秆储存仓、咖啡渣储存仓、第一燃气加热炉、第二燃气加热炉、预糊化淀粉池,所述第一级秸秆储存仓与生物质气化炉连接,生物质气化炉的出口分别与第一燃气加热炉和第二燃气加热炉连接;所述第二级秸秆储存仓通过第一链条炉排与第一燃气加热炉连接;所述咖啡渣储存仓通过第二链条炉排与第二燃气加热炉连接;第一燃气加热炉、第二燃气加热炉、预糊化淀粉池均通过同一个混合搅拌器连接挤压成型机,挤压成型机的出口连接成型燃料储存仓。本实用新型可获得低能耗、高热值的固体成型燃料,以降低生物质能源利用成本,促进生物质利用技术的发展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混合固体成型燃料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传统化石燃料一直是人类消耗的主要能源,并为社会、经济及生活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且燃烧及转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严重、处理设备成本较高等问题,目前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生物质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据估算每年有约4.6亿吨标准煤的生物质资源可作为能源利用,其中农作秸秆等约占总量50%以上。此外我国亦是速溶咖啡生产及消费大国,每年咖啡渣的产量十分丰富。咖啡渣属于高热值、高挥发份物质,将咖啡渣直接作为固体燃料时,其对环境污染较大。
生物质低温热处理指的是在缺氧环境下将原料加热到200~300℃以脱除水分和部分轻质挥发分的过程。这种适度的热处理方式可有效地提高生物质原料的能量密度、改善其机械性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物质的水分含量高、亲水性强、热值低、不易存储等缺点。而固体成型处理可增加固体燃料的力学性能,改善燃烧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生物质成型燃料热值较低、挥发分和灰分高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能耗高热值的成型燃料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能耗高热值的成型燃料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级秸秆储存仓、第二级秸秆储存仓、咖啡渣储存仓、第一燃气加热炉、第二燃气加热炉、预糊化淀粉池,所述第一级秸秆储存仓与生物质气化炉连接,生物质气化炉的出口分别与第一燃气加热炉和第二燃气加热炉连接;所述第二级秸秆储存仓通过第一链条炉排与第一燃气加热炉连接;所述咖啡渣储存仓通过第二链条炉排与第二燃气加热炉连接;第一燃气加热炉、第二燃气加热炉、预糊化淀粉池均通过同一个混合搅拌器连接挤压成型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级秸秆储存仓通过刮板输送机与生物质气化炉连接;刮板输送机用于将第一级秸秆储存仓内秸秆送入生物质气化炉。
进一步的,所述刮板输送机将第一级秸秆储存仓内秸秆送入生物质气化炉所述第二级秸秆储存仓与第一链条炉排之间连接有喷淋洗涤塔;喷淋洗涤塔用于洗涤第二级秸秆储存仓输送的秸秆,用以脱出秸秆中钾、钠、钙、镁等碱金属及碱土金属成分。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质气化炉的出口连接有管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的出口分别与第一燃气加热炉和第二燃气加热炉连接;生物质气化炉生成的可燃气经管式换热器降温后,送至第一燃气加热炉和第二燃气加热炉。
进一步的,还包括离心式风机,离心式风机与管式换热器连接,管式换热器还与第一链条炉排连接;离心式风机用以输送室外空气冷却生物质气化炉生产的可燃气,室外空气经管式换热器换热升温后用于烘干第一链条炉排进口处的秸秆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预糊化淀粉池与混合搅拌器之间连接有柱塞加药泵;用于调节预糊化淀粉池中淀粉溶液输送至混合搅拌器时的流量。
进一步的,挤压成型机的出口连接成型燃料储存仓。成型燃料储存仓用于储存挤压成型机中制备的固体成型燃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73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