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分段式真空吸盘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6374.3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9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施国春;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天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F16B4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科仁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01 | 代理人: | 周斌;陆彩霞 |
地址: | 2152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负压腔 分段式 吸附孔 本实用新型 多通分配阀 真空吸盘 模块化 吸气口 真空泵 盘体 节约生产成本 出气阀口 进气阀口 密封挡板 盘体上部 体内部 吸真空 分隔 分块 吸附 连通 分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分段式真空吸盘,包括盘体、盖板、管路和真空泵,盖板固定在盘体上部,盖板上开有若干吸附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内部藉由密封挡板分割成多个独立的单元负压腔,盖板上均有与各单元负压腔相对应的吸附孔,并且盘体上设有对应连通每个单元负压腔的吸气口,这些吸气口均与一多通分配阀上的各进气阀口对应相连,而多通分配阀的出气阀口则通过管路与真空泵相连。本实用新型内部被分隔成多个单元负压腔,分块、分段式吸真空,针对不同大小的零件采用不同的吸附孔来吸附,合理利用效能,且使用更加方便,工作高效的同时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分段式真空吸盘。
背景技术
在机加工领域,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首先就要确保被稳固的定位,而现有技术中零件的定位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常见的机械手或压板夹持定位、磁性吸附定位等,但对于一些无法被磁性吸附的零件,或者夹持易受损的精密零件,则通常需要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来定位。
目前用于真空吸附定位零件的装置称为真空吸盘,其组成主要包括盘体、盖板、管路和抽真空设备。盘体由底板和四周侧板围合拼接而成,盖板固定在盘体上部,盖板上密布有吸附孔。盘体的侧板上设有吸气口,通过管路与抽真空设备相连。使用时,启动抽真空设备将盘体内的空气抽空形成负压从而将零件吸附固定在盖板上方。实际操作时,零件往往由输送皮带输送,输送皮带上开有与下方盖板上的吸附孔对应的开孔,从而将零件直接吸附至输送皮带上。
然而已知的上述真空吸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暴露出如下问题:
1)已知的真空吸盘在工作时,所有的吸附孔都是吸气工作的,并不分块或分段,因此对于部分无法覆盖全部吸附孔区域的小体积零件,露出部位(非覆盖区域)的吸附孔实际上并不起作用,造成效能浪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
2)另一方面,对于加工小体积零件时,为了防止露出部位的吸附孔与外界通气(漏气)而使盘体内的负压性能降低,影响整体吸附效能,往往都需把露出部位的吸附孔采用遮挡物遮蔽才能正常使用,结束后再复原,操作繁琐,加工不便,且提高了工人劳动强度。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目前的改进措施往往是更换大功率的抽真空设备来增强吸力,但实际效果有限,反而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3)由于加工部分零件时,如上述需要遮蔽物来遮蔽露出部位的吸附孔,为了防止遮蔽物被淋湿、或吹飞,目前通常只能采用干切的方式加工零件,不适于利用风冷或冷却液的方式(水冷、油冷)来加工产品,造成零件加工范围较窄,也不利于零件加工的稳当和质量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分段式真空吸盘, 其内部被分隔成多个单元负压腔,分块、分段式吸真空,针对不同大小的零件采用不同的吸附孔来吸附,合理利用效能,且使用更加方便,工作高效的同时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分段式真空吸盘,包括盘体、盖板、管路和真空泵,盖板固定在盘体上部,盖板上开有若干吸附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内部藉由密封挡板分割成多个独立的单元负压腔,盖板上均有与各单元负压腔相对应的吸附孔,并且盘体上设有对应连通每个单元负压腔的吸气口,这些吸气口均与一多通分配阀上的各进气阀口对应相连,而多通分配阀的出气阀口则通过管路与真空泵相连。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盘体为矩形盘体,且所述吸附孔在盖板表面呈矩阵分布,所述盘体内部的密封挡板平行设置,从而将盘体内腔分割成多个长条状单元负压腔。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对应各单元负压腔的吸气口均设于盘体的同一侧,所述多通分配阀也固定在盘体上,且其上的一个进气阀口为主进气阀口,该主进气阀口直接与相应的吸气口对接固定,而其余进气阀口为分进气阀口,这些分进气阀口则藉由管路与相应的吸气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天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天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63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