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锁式机械连接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5763.4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8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良;潘国庆;李雪峰;邓玮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8 | 分类号: | E04C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夹片 本实用新型 套管部件 接驳器 钢筋 套筒 机械连接 内圆周壁 套管套装 自锁式 预制构件 顶针 顶针连接 灌浆施工 连接性能 灌浆料 密实度 预压力 自重力 灌浆 自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锁式机械连接套筒,包括第一套管部件和第二套管部件,第二套管部件包括第二钢筋接驳器、顶针、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顶针连接在第二钢筋接驳器的一端,第一套管套装在第二钢筋接驳器的一端部,第二套管套装在第一套管的一端部,第一夹片设置在第二套管的内圆周壁上,第二夹片设置在第一套管的内圆周壁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自锁的方式,在压力作用下,实现了钢筋的连接,压力可以为预制构件的自重力,也可以为预压力,使用较方便,与灌浆套筒相比,连接性能不再决定于灌浆料的质量和密实度,同时也取消了复杂的灌浆施工流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结构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锁式机械连接套筒。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发展经历了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装配式施工技术两个阶段,传统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需要现场搭设大量支架和模板、绑扎钢筋,噪声大,对周围环境影响大,危险性高且效率低。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将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在工厂或预制场中进行预制生产,然后运输至现场进行装配、连接,使之形成完整结构的施工技术。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更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了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我国结构工程(包括建筑工程和桥梁工程)中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结构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目前,装配式结构工程中经常采用的连接方式是灌浆套筒连接,该种连接形式是通过对套筒空腔内灌注灌浆料,使其对钢筋形成握裹力,从而实现钢筋的连接。灌浆套筒连接方式被证明是一种较为高效、可靠的连接模式,在施工过程通过严格的施工过程管理,可使灌浆套筒连接接头的受力性能达到规范《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TJ 107-2010要求的I级接头的性能要求。该连接形式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套筒本身,同时也需要在空腔内灌实灌浆料才能实现对钢筋的可靠锚固,而目前对灌浆料的密实程度无法进行有效的检测,因此必须要通过严格的施工过程管理来保证灌浆的密实度,这也导致了施工过程略显复杂,同时需要具有优秀执业能力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灌浆套筒连接是目前较常采用的装配式结构的连接形式,但其性能除取决于材料(灌浆套筒、灌浆料)本身外,还取决于过程管理,使得灌浆套筒连接形式的可靠性参入了人为的不确定因素。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装配式结构用、自锁式机械连接套筒,施工过程中通过自锁的方式实现对钢筋的机械连接。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式机械连接套筒,包括第一套管部件和第二套管部件,所述第二套管部件包括第二钢筋接驳器、顶针、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顶针连接在第二钢筋接驳器的一端,所述第一套管套装在第二钢筋接驳器的一端部,所述第二套管套装在第一套管的一端部,所述第一夹片设置在第二套管的内圆周壁上,所述第二夹片设置在第一套管的内圆周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管部件包括芯棒和第一钢筋接驳器,所述第一钢筋接驳器的一端连接在芯棒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筋接驳器的另一端插入第一夹片内与顶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筋接驳器与顶针连接处设置有顶槽,所述顶槽的设置有对开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管内还套装有压缩弹簧和垫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钢筋接驳器的另一端连接预留钢筋,所述第二钢筋接驳器连接钢筋。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的形状均为楔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57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焊型钢筋机械连接套筒
- 下一篇:笔套型保护层垫块